比爾森方濟各會修道院

比爾森方濟各會修道院捷克語Františkánský klášter)位於捷克比爾森共和國廣場附近,屬於方濟各會。它建於13世紀末,包括聖母升天堂、聖白芭蕾小堂等。

聖母升天堂內部

方濟各會修道院及教堂是該市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儘管經歷了胡斯戰爭三十年戰爭的災難,但本質上保留了其最初的早期哥德式形式。[1]

歷史 編輯

該修道院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295年左右,與比爾森城同時由國王瓦茨拉夫二世建立。這座修道院原來屬於方濟各會。建築群開始從城牆向東南方向發展。

自1300年以來最古老的部分,是五邊形司祭席(Presbytery)的牆壁和三重中殿的東部。[2]後來,修建了三重中殿的其餘部分和中間連拱廊。1350年後,司祭席和三重中殿建起了拱頂。迴廊的東部在1360年左右建起拱頂。到1380年,其餘部分也完成了拱頂。[2]在激進的胡斯派 牧師瓦茨拉夫•科蘭達(Václav Koranda)的倡議下,方濟各會被驅逐出修道院。幾個月後,他們被允許返回。1433年至1434年,在胡斯派軍隊圍困比爾森期間,一場大火燒毀了修道院。在接下來的50年裏,通過捐款,這座被毀的修道院得以修復。根據庇護二世的命令,方濟各會 接管了這座修道院。

1618年,在曼斯菲爾德勳爵指揮下的捷克貴族軍隊圍攻比爾森期間,修道院再次遭到破壞。教堂的鐘樓建於16世紀末。1611年,又修建了一座聖三小堂。17世紀末,建起初學院和聖安多尼小堂。小堂位於教堂北中殿旁。這兩座建築的建築師是老雅庫布•奧古斯頓。後來,他的侄子小雅庫布•奧古斯頓來到比爾森,也參與了修道院的建設。他是修道院教堂西立面的建築師(1722-1724)。當時,修士群體可能正處於鼎盛時期。在約瑟夫改革期間,修院沒有解散,但修士人數減少,並繼續下降。[2]

在19世紀和20世紀30年代,都進行了改建。1950年5月的K行動,對修道院和男性修會進行非法野蠻清算,修道院被解散。社會主義時期,這些建築被用作兒童之家,後來又改為西波希米亞博物館。1989年政權更迭時,修道院歸還羅馬天主教會,教會根據揚•蘇庫普的建築理念,逐步翻修建築。

如今,比爾森教區的基督教藝術博物館位於修道院最有趣的部分。其他空間用於聖巴爾多祿茂堂區和比爾森教區。它還為教區負責人和普通修女提供公寓。[3]

聖母升天堂 編輯

巴洛克風格的正祭台建於1698年。這裏有一幅1636年魯本斯畫作的複本。

方濟各會在比爾森 編輯

1996年,按照弗蘭蒂什克•拉德科夫斯克主教的意願,方濟各會重返比爾森。一小群修士在維尼斯(Vinice)的一套公寓裏安頓下來。後來,他們在洛霍因買下了原來的幼兒園,並將其改建為多梅克(Domeček)牧區中心。

參考 編輯

  • Vlček, Sommer, Foltýn, Encyklopedie českých klášterů. Praha 1997, str. 426 nn.
  • Vlček, Pavel, Petr SOMMER a Dušan FOLTÝN. Encyklopedie českých klášterů. Dotisk 1. vyd. Praha: Libri, 1998, 778 s. ISBN 80-85983-17-6.
  • E. Poche a kol., Umělecké památky Čech III. Praha 1980, str. 92–94.
  • Kuthan, Jiří. Česká architektura v době posledních Přemyslovců: města, hrady, kláštery, kostely. Vyd. 1. Vimperk: Tina, 1994, 582 s. ISBN 80-85618-14-1.
  • Líbal, Dobroslav. Katalog gotické architektury v České republice do husitských válek. 1. vyd. Praha: Unicornis, 2001, 607 s. ISBN 80-901587-8-1.
  • Bartušek, Antonín. Umělecké památky Čech. 1. vyd. Editor Zdeněk Wirth. Praha: Nakladatelství Československé akademie věd, 1957, 938 s. Umělecké památky republiky Československé, sv. 3.
  1. ^ Plzen, The Franciscan church. web.zcu.cz.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2. ^ 2.0 2.1 2.2 Vlček, Sommer, Foltýn. Praha. 1998. 
  3. ^ Líbal.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