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

消歧义页

民權可以指:

  • 公民權利,公民在政治領域裏享有的基本權利
  • 民權主義,三民主義之一
  • 民權運動,世界性的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社會政治運動
  • 梁啓超政治思想,它超越了中國傳統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而是一整套宣傳自由、民主、平等、權利和憲政的理論。[1]梁啓超的民權思想涵蓋「自由」、「民智」、「女權」、「立法」多個方面,影響巨大。 [2]「民權」一開始是指與「君權」相對的概念。梁啓超提出「民權」理念,一開始並非反抗專制,而是為了限制君權、體察下情。他認為西方民主政治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因此主張實行西式的議會民主政治。事實上,梁啓超的這一思想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見解,也是戊戌時期許多知識分子共同的見解。 《時務報》總經理汪康年、戊戌時期的思想家何啟、胡禮垣都是這樣認為的,在他們看來,只有「張民權」,才能改變「君民隔絕」的現狀。梁啓超的思想是建立在「復古意、采西法」之上的。梁啓超在談及《孟子》的「保民」思想時說道:《孟子》言:『民為貴』,民事不可緩。此全書所言仁政,所言王政,所言不忍人之政,皆以為民也。泰西諸國今日之政,殆庶近之。惜吾中國《孟子》之學之絕久也,明此義以讀《孟子》,皆迎刃而解。 」當時梁啓超對「西學」研究並不透徹,但對「中學」涵養豐富,他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公羊學」基礎之上。戊戌政變之後,梁啓超流亡日本,通過大量了解西方民主理論,完善了他的民權思想,從原來的「收君權」變成徹底的批判專制制度,其理論話語體系也由儒家思想轉為西方民主思想。 [3]

地名

編輯
  • 民權縣,中國河南省的一個縣
  • 民權鄉,中國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下轄的一個鄉
  • 民權隧道,台灣台北市的一座公路隧道

參見

編輯
  1. ^ 王恆磊. 论梁启超民权思想的形成. 中國知網. 
  2. ^ 馬瑞英. 论梁启超法律思想中的民权. 中國知網. 
  3. ^ 賈小葉. 戊戌时期梁启超民权话语的思想逻辑. 中國歷史研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