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16世紀—17世紀),九如浙江嘉興府崇德縣[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沈國舉浙江鄉試,天啟五年(1625年)會試本已取錄,但因奉令按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減選一百名,結果僅中副榜第十二名,授湯溪教諭,教育士子有方,轉任寧鄉知縣,當地號稱難治,他卻能權變用事,與民和睦,徵收稅賦不擾民,判斷獄事不冤枉,後轉任榮昌知縣,考績時因父親去世回鄉[2]

服闕後,沈國補任蒼溪知縣,該處是四川要衝,歷經戰亂,他竭力安撫人民,得到上級推薦,但因為不諂媚當權者只遷任重慶府同知;到南明張獻忠攻破府縣,屠殺平民,耿廷籙讓他擢職監軍僉事,多方防禦,其後四川失守,官兵解散,他南行歸鄉,以經學教育,多次舉鄉飲大賓,八十多歲才去世[1][3][4]

引用

編輯
  1. ^ 1.0 1.1 康熙《【浙江】石門縣志·卷六·紀獻》:沈國 字九如,治《麟經》中鄉試,天啟乙丑禮闈已錄選額內,適奉令照壬戌裁百名,遂中副車十二。授本省湯溪教諭,師範儼然,課士有方;轉陞湖廣寧鄉令,係湖南巖邑,素稱難治,國首持風裁,剔弊除奸,恤民禮士,徵賦不擾,斷獄無冤,頌聲交作,去後有思。後丁艱,起補川北蒼溪,西蜀要衝,屢經兵燹,開壕加城,撫字為先,惠政不減於治寧時也。上臺交薦,行取以不媚當路,僅遷重慶二守,適當獻賊猖獗,攻破郡邑,屠戮異慘,督師檄署監軍道,多方堵禦,而北都淪陷,官兵解散,遂南行歸里。居鄉猶以經藝設教,矜式後人,屢請大賓於庠,年八十餘而卒。
  2. ^ 康熙《寧鄉縣志·卷六》:沈國,梅石才諝通敏雅,有張弛之術者,時已困於多歛矣,不甚咈人,善事上而用權變以濟事,雖瓜距不剪乎猶操馭也。與紳士處一呂和惠相煦泯其鑒別,時境內外萑苻竊起,則設險飭,卒亦遂以弭固末,俗之良吏哉,既考績,以外艱去。
  3. ^ 道光《嘉興府志·卷三十一》:沈國,字九如,天啟乙丑會試副榜,授湯溪教諭,陞湖廣寧鄉知縣,剔弊除奸,恤民禮士,徵賦不擾,斷獄無冤,頌聲交作。丁艱,起補川北蒼溪,西屬要衝經兵燹,竭心撫字之,上官交薦遷重慶同知,流賊攻城多方防禦,京都陷乃棄官歸。
  4.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四·列傳第四十九》:沈國,字九如,崇德人。萬曆四十三年舉於鄉。歷寧鄉、榮昌知縣,值兵燹後,開濠修城。調蒼溪,遷重慶同知。以守城功,累擢監軍僉事。

參考文獻

編輯
  • 康熙《【浙江】石門縣志》·卷六·紀獻
  • 道光《嘉興府志》·卷三十一
  • 康熙《寧鄉縣志》·卷六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四·列傳第四十九
官銜
前任:
劉文通
明朝湯溪縣教諭
1630年-1631年
繼任:
周光霽
前任:
陳臣訓
明朝寧鄉縣知縣
1631年-1636年
繼任:
沈之煌
前任:
蔡士達
明朝蒼溪縣知縣
崇禎年間
繼任:
曹文源
未知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張堯揆
明朝重慶府同知
崇禎年間
未知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莊祖貽
清朝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