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至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中國古老戲曲劇種之一,至今約有兩百多年歷史。它源於山西、陝西的梆子腔,屬梆子腔系的一個支脈,流行於河北省南部、天津和北京。河北梆子還流傳山東、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內蒙古等地,在長江以南的活動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漢等地。河北梆子唱腔集三地的民風音韻為一體,曲調高亢激昂,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風範,適合演唱悲壯內容的戲劇。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河北梆子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河北省,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天津河北梆子劇院 |
分類 | 傳統戲劇 |
序號 | 166 |
編號項目 | IV-22 |
登錄 | 2006年 |
歷史
編輯歷史上,河北梆子曾有過「直隸梆子」、「京梆子」、「衛梆子」等幾種名稱,但這些名稱只是不同階段的稱呼,應非是指派別。河北梆子進入第二個階段——「衛梆子」之後,形成了固定的唱腔體系,然後在三個地區中依自身的條件繼續發展。[2]
著名的河北梆子大師裴艷玲的演出曾轟動香港和新加坡,尤其是她飾演的鐘馗,形神兼備唱腔高亢,突出地表現了鍾馗因為貌丑落第的無奈心情[3]。河北梆子和河南梆子的風格相近,淵源較深。
著名演員
編輯裴艷玲:代表劇目《鍾馗》(飾鍾馗)、《哪咤鬧海》(飾哪咤)
田春鳥:代表劇目《蝴蝶杯》(飾田玉川)、《寶蓮燈》(上部,飾劉彥昌)、《鍾馗》(飾杜平)
張惠雲:代表劇目《蝴蝶杯》(飾田夫人)、《陳三兩》(飾陳三兩)、《大登殿》(飾王寶釧)、《夜宿花庭》(飾張美英)
銀達子:代表劇目《打金枝》(飾唐王)、《轅門斬子》(飾八賢王趙德芳)
齊花坦:代表劇目《寶蓮燈》(飾三聖母)、《蝴蝶杯》(飾胡鳳蓮、盧鳳英)
張淑敏:代表劇目《杜十娘》(飾杜十娘)、《洪湖赤衛隊》(飾韓英)
註釋
編輯- ^ 秋地,徐翠編著. 传统戏剧.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17.01: 51. ISBN 978-7-221-13033-4.
- ^ 唐晉渝。河北梆子聲腔的發展及其派系。臺灣戲專學刊,2004年第9期:131-149頁。
- ^ 彭衛國主編.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与存续环境研究.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5.03: 100–101. ISBN 978-7-5310-6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