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英語:Japanese encephalitis,中國大陸譯為流行性乙型腦炎)[1],中國大陸簡稱乙腦,是由日本腦炎病毒(JEV)導致的腦實質炎症,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該病最初於1871年在日本發現[2],病原體最早於1935年被日本學者分離,因此命名。
日本腦炎 | |
---|---|
日本腦炎的地理分佈(深色部分為流行區) | |
徵狀 | 發燒、發冷、關節疼痛、疲倦、頭痛、嘔吐、落枕[*]、神智混亂[*]、昏迷 |
類型 | horse disease[*]、病毒感染、infectious disease with epilepsy[*]、黃病毒屬感染疾病[*]、腦病變 |
病因 | 腦炎病毒[*] |
診斷方法 | 腰椎穿刺、核磁力共振掃描、X射線電腦斷層掃描、腦電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聚合酶鏈式反應、免疫螢光[*] |
治療 | supportive care[*]、利尿劑、益智藥、抗氧化劑 |
死亡數 | 17,000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科 |
ICD-11 | 1C85 |
ICD-10 | A83.0 |
ICD-9-CM | 062.0 |
DiseasesDB | 7036 |
eMedicine | med/3158 |
MeSH | D004672 |
Orphanet | 79139 |
各地標準譯名 | |
中國大陸 | 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 |
臺灣 | 日本腦炎 |
港澳 | 日本腦炎 |
流行病學
編輯日本腦炎病毒 | |
---|---|
科學分類 | |
(未分級): | 病毒 Virus |
域: |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
界: |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
門: | 黃色病毒門 Kitrinoviricota |
綱: | 黃病毒綱 Flasuviricetes |
目: | 黃熱病毒目 Amarillovirales |
科: | 黃病毒科 Flaviviridae |
屬: | 黃病毒屬 Flavivirus |
種: | 日本腦炎病毒 F. J. e. virus
|
二名法 | |
Flavivirus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
- 傳染源:主要來自於動物宿主,為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最主要的動物寄主是豬和遷徙鳥類,蚊蟲、鳥類、蝙蝠、家畜均可感染。蚊蟲可攜帶病毒過冬,並經卵傳代,為重要儲存宿主。由於豬的感染率極高(仔豬在流行季中感染率可接近100%),病毒載量大,病毒血症持續時間長,豬的飼養面廣,故為主要傳染源。腦炎病毒在豬間傳染常早於人間傳染1~2個月,故監測狗的感染率有助於預測人群的流行趨勢。人感染腦炎病毒後病毒載量少,病毒血症持續時間短,故感染者不是主要傳染源。
- 傳播途徑:主要透過蚊蟲叮咬傳播;庫蚊、伊蚊、按蚊中均有一些種可以傳播本病,但是主要還是由庫蚊來傳播的,其中最主要的傳播媒介是三帶喙庫蚊(三斑家蚊)。蚊蟲叮咬宿主後,腦炎病毒進入蚊蟲體內繁殖,隨後移行入唾液腺,大量分泌到唾液中,叮咬易感宿主時可導致傳播。也可以透過性傳播,研究者用感染了流行性乙腦的雄性野豬精液,給雌性野豬進行人工受精,結果雌性野豬也得了流行性乙腦。
- 容易受感染人群:未感染過腦炎病毒者普遍容易受感染,但大多數為隱性感染(隱性感染/顯性感染=300~2000),發病者以輕型和普通型居多。存在持久感染後免疫。因為嬰兒可從獲得胎傳抗體,成人常經歷隱性感染而獲得免疫力,故發病者多為2~6歲兒童。
- 流行病學特徵:
- 主要流行區域: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
- 農村高於城市:主要是城市限制豬的飼養,而人作為感染者不是主要傳染源。
- 時間:與豬的數量相關,熱帶地區全年發生,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多為7~9月。
- 呈高度散發狀態:因為隱性感染率高。同一家庭,甚至同一自然村同時出現兩個病患的例子很少見。
發病機制
編輯攜帶腦炎病毒的蚊蟲叮咬易感者後,病毒隨蚊蟲唾液進入人體,先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繁殖,隨後形成病毒血症,之後的轉歸取決於病毒的數量、毒力以及人體免疫系統,以免疫功能為主要影響因素:
- 免疫力強者迅速消除病毒血症,病毒沒有機會通過腦血管障壁,形成隱性感染或輕型病例。
- 免疫力弱,或者因高血壓、腦寄生蟲病等原因削弱腦血管障壁,病毒容易侵入,形成顯性感染。由於病毒經血流播散,若侵入腦血管障壁則將引起廣泛腦實質炎症。
病理
編輯- 大體觀:
- 腦膜充血。
- 腦水腫:腦回寬,腦溝窄。
- 切面見大腦(頂葉、額葉、海馬回)皮質深層、基底核、視丘等部位針尖~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半透明軟化灶,彌散或聚集分佈。
- 鏡下觀:
- 血管反應:高度擴張、充血,管腔內血流明顯淤滯;血管周圍間隙增寬、腦組織水腫;炎症細胞(見下)圍繞血管周圍形成血管套。偶見環狀出血。
- 炎症反應:浸潤的炎症細胞早期是數量不多的中性粒細胞;隨後是大量以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為主的炎症細胞浸潤。在腦實質中,炎症細胞以變性壞死的神經元為中心灶性浸潤;在腦間質中,炎症細胞圍繞血管周圍形成血管套。
- 神經元變性、壞死:腦炎病毒在神經元內增殖,可經直接細胞毒效應及病理免疫反應導致神經元損傷,輕則細胞腫脹、細胞質空泡形成、尼氏體消失、核偏位,重則神經元壞死(核固縮、溶解、消失)、少突膠質細胞環繞。可見衛星現象和嗜神經元現象。變性壞死的神經元周圍可見炎症細胞浸潤。
- 軟化灶形成:(分佈範圍見大體觀),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楚的篩網狀鏤空軟化灶,實質為神經組織的灶性液化性壞死,對本病診斷有一定特徵性。
- 膠質細胞增生:小膠質細胞(屬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顯著增生,甚至形成結節。少突膠質細胞(參與髓鞘形成)增生也很明顯。在亞急性和慢性病例中,可見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和膠質瘢痕形成。
臨床分期
編輯潛伏期
編輯4~21天,通常為10~14天。
典型臨床過程(分四期)
編輯初期
編輯病初1~3天。起病急,體溫在1~2天內升至39~40℃,伴疲倦、嗜睡、頭痛、納差、噁心、嘔吐,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在乙腦流行季節遇到急性起病、發燒、嗜睡、頭痛、嘔吐,而無明顯上呼吸道感染徵象者,應警惕乙腦。少數可出現神志淡漠、頸項僵直。
極期
編輯病程第4~10天。初期徵狀加重,腦實質損傷徵狀凸顯。由於高熱、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極期的嚴重表現,三者常互相影響,且呼吸衰竭是主要死因,故又被稱為日本腦炎要過的「三關」。
- 高熱:體溫可高達40℃,持續7~10天,重型者可達21天以上。發燒常與多數精神官能症狀平行。熱度高、持續久則提示病情重。高熱原因有:
- 原發病毒感染。
- 病毒損傷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 繼發感染:因昏迷臥床、抽搐時誤吸、壓瘡等導致繼發感染。
- 意識障礙:為意識水平不同程度地下降,出現譫妄、定向力障礙、嗜睡、昏迷等。最早見於病程第1天,多出現於病程第3~8天,持續7天左右,重型者可持續1個月以上。昏迷深、持續久提示病情重、預後差。因為,一方面意識障礙提示網狀上行激動系統病變或者廣泛皮層白質病變;另一方面,昏迷者容易出現併發症,如,可因氣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引發肺炎、肺不張,可因臥床、二便失禁等導致壓瘡、泌尿系感染等。
- 驚厥、抽搐、癲癇:發生率在40%~60%,發作時均伴有意識障礙。程度可從面肌、眼肌的小抽搐,到單側、雙側或四肢的肢體抽搐、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為全身強直性抽搐。時程從數分鐘到數十分鐘不等。為病情嚴重的表現,一方面,本徵狀由高熱、腦實質炎症或腦水腫所致,另一方面,長時間或頻繁抽搐可影響呼吸運動,甚至引起呼吸暫停,加重缺氧,腦缺氧後可加重腦水腫。
- 呼吸衰竭:系本病的主要死因。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主要有:
- 痰堵。
- 抽搐導致呼吸暫停。
- 外周性呼吸衰竭:主要為脊髓病變導致呼吸肌麻痹。
- 中樞性呼吸衰竭:
- 腦實質病變,尤其是延腦呼吸中樞病變為最常見原因。表現為呼吸節律不整、幅度不均。
- 腦疝。
- 神經系統的其它表現:多在病程第10天左右出現,第14天後較少出現新的神經系統表現。腦炎的臨床表現多為全腦功能障礙,較少為局灶性功能障礙,即使發生,也常較輕微,以至於被全腦徵狀掩蓋;相反,如局灶徵狀顯著,應行CT/MRI檢查排除顱內佔位性病變。各種形式的局灶徵狀均有報道,反映了相應功能區域的炎症。
- 腦膜刺激征。囟門未閉者表現為囟門隆起,可無腦膜刺激征。腦炎徵狀出現後,常常掩蓋腦膜炎的徵狀。
- 體溫調節障礙、尿崩、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症、血管舒縮功能異常:反映下丘腦損傷。
- 顱神經損傷的相應表現。
- 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偏癱或全癱,偶為單癱。
- 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反映脊髓損傷。
- 肌張力異常:反映基底核或小腦受損。
- 二便失禁、尿瀦留:反映自主神經受累。
- 淺反射減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進後消失,病理征陽性。
- 循環衰竭:少見,常與呼吸衰竭同時出現。原因多為心功能不全、有效血容量不足、消化道出血、腦水腫、腦疝等。
恢復期
編輯上述徵狀日趨好轉,部分患者可有恢復期徵狀,如持續低熱、腦退化症、失語、流涎、多汗、面癱、吞咽困難、肢體硬癱、肢體不自主運動、癲癇發作等。一般患者於2周左右完全恢復,重型患者可能需1~6個月時間逐漸恢復,如超過6個月仍無法完全恢復者,進入後遺症期。
後遺症期
編輯約5%~20%的重型患者存有後遺症,主要為意識障礙、腦退化症、失語、癱瘓、癲癇、精神障礙等,經治療可有不同程度恢復,癲癇有時會持續終生。
臨床分型
編輯臨床分型 | 發燒 | 意識障礙 | 抽搐 | 呼吸衰竭 | 神經系統其它表現 | 恢復期徵狀 | 後遺症 | 病程 |
---|---|---|---|---|---|---|---|---|
輕型 | <39℃ | 無 | 無 | 無 | 腦膜刺激征不明顯 | 無 | 無 | 1周 |
普通型 | 39-40℃ | 昏睡-淺昏迷 | 偶有 | 無 | 腦膜刺激征明顯、病理征陽性 | 多無 | 無 | 1~2周 |
重型 | >40℃ | 昏迷 | 反覆或持續 | 有 | 腦膜刺激征明顯、病理征陽性、淺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進後消失、神經系統定位表現 | 常有 | 部分 | >2周 |
極重型 | >40℃ | 深昏迷 | 反覆或持續、劇烈 | 迅速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 | 迅速出現腦疝 | 有 | 常有、嚴重 | 多在極期死亡 |
併發症
編輯發生率在10%左右,常見為肺炎,多因昏迷導致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或因呼吸衰竭應用機械通氣繼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其次為肺不張、敗血症、泌尿系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形成等。重型患者尚需警惕應激性潰瘍並出血。
實驗室檢查
編輯血常規
編輯白細胞數在(10~20)×109/L,少數可更高;中性粒細胞數常>80%。部分患者血象可一直正常。
腦脊液
編輯為基本檢查項目,如無禁忌,均應實施。特點為:
- 壓力可升高。
- 白細胞數多在(50~500)×106/L水平,少數可>1000×106/L,並以單個核細胞為主。但在極早期,白細胞數可完全正常;病程頭3天內,可以多形核細胞為主。故,如果臨床有所懷疑,可重複腰椎穿刺複查腦脊液細胞學。白細胞數不反映病情嚴重程度。免疫功能嚴重受損者(如HIV/AIDS、應用皮質激素、應用免疫抑制劑、淋巴網狀細胞惡性疾病、接受化療等的患者),白細胞數可始終不升高。
- 葡萄糖基本正常。
- 氯化物正常。
- 早期,蛋白水平可完全正常;典型表現為蛋白輕度升高,0.5~1.0g/L。蛋白水平不反映病情嚴重程度。有條件的實驗室可檢測到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並出現寡克隆帶。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可持續到恢復期,寡克隆帶存在時間則更長。
血清學
編輯- 特異性IgM抗體測定:腦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可測得,血標本則在病程第3天出現。
- 補體結合試驗:補體結合抗體為IgG型抗體,多在發病後2周出現,5~6周達峰,可維持1年左右。主要用於回顧性診斷或流行病學調查。
- 血凝抑制試驗:病後第4天開始出現,2周時達峰,維持1年左右。因操作簡便,常用於臨床診斷及流行病學調查。腦炎病毒血凝素抗原與黃病毒屬其它病毒有弱交叉反應,應予注意。
病原學
編輯- 病毒培養:病毒主要存在於腦組織,在血及腦脊液中濃度很低。
- 病毒抗原檢測:可從血液、腦脊液、腦組織中取材行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腦炎病毒抗原。
- 病毒核酸檢測:可從血液、腦脊液、腦組織中取材行PCR法檢測腦炎病毒核酸。
影像學
編輯對本病鑑別診斷有一定幫助。MRI成像敏感度比CT好,尤其是採用FLAIR、彌散加權成像和T2加權成像。
診斷
編輯- 流行病學資料:夏秋季,10歲以下兒童。需注意成人有增多趨勢。
- 臨床特點:急性起病,高熱、意識障礙、抽搐、呼吸衰竭、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陽性。
- 實驗室檢查:腦脊液呈無菌性腦膜炎改變。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或檢測到腦炎病毒抗原/核酸均可確診。恢復期血清抗腦炎病毒IgG抗體陽性,或中和抗體滴度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回顧性確診。
鑑別診斷
編輯- 其它病毒性腦炎:僅憑臨床徵狀、體徵較難鑑別,確診有賴於血清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部分病毒性腦炎有特殊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如有條件應儘量完善病原學檢查。
- 化膿性腦膜炎:以腦膜炎表現為主,腦炎表現不突出,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腦脊液塗片或培養可得病原菌。流行性腦膜炎為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冬春季,大多伴發皮下出血、粘膜下出血。早期治療的化膿性腦膜炎,其腦脊液改變可酷似日本腦炎,應予注意。
- 結核性腦膜炎:起病較慢,病程長,腦膜刺激征明顯,腦實質病變較輕,常合併顱神經損害,腦脊液蛋白顯著升高、葡萄糖降低、氯化物顯著降低,腦脊液薄膜塗片或培養常可得到結核分枝桿菌。胸片、眼底檢查常可發現結核灶。
- 中毒性菌痢:亦多見於夏秋季,10歲以下兒童好發,且首發徵狀為高熱、意識障礙、抽搐,故極易與乙腦混淆。中毒性菌痢起病更急,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多正常,循環衰竭出現較早(因感染性休克),可做肛拭子或生理鹽水灌腸後查大便常規,有大量白細胞、膿細胞,細菌培養得痢疾志賀菌,藉此鑑別。
- 上呼吸道感染:易與乙腦初期混淆。在乙腦流行季節遇到急性起病、發燒、嗜睡、頭痛、嘔吐,而無明顯上呼吸道感染徵象者,應警惕乙腦。
治療
編輯一般治療
編輯- 防蚊隔離。
- 不宜過多補液,避免應用低張溶液,以免加重腦水腫。
- 注意電解質、酸鹼平衡,注意補鉀、糾正酸中毒。
- 加強口腔護理、防壓瘡護理,昏迷者還需加強翻身拍背,意識不清、抽搐者應防墜床。
抗病毒治療
編輯尚無特效方法,早期可試用利巴韋林、干擾素等。
對症治療
編輯主要針對高熱、抽搐、呼吸衰竭這三個難關。
- 高熱
- 物理降溫為主要手段,應儘早開始,堅持使用。降溫不宜過快,以免凍傷、寒戰、虛脫。控制病房室溫在30℃以下。
- 藥物降溫為輔,注意解熱時大量出汗導致循環衰竭。
- 亞冬眠療法:有降溫、鎮靜、抗驚厥作用,適用於高熱伴反覆抽搐者。副作用為抑制呼吸及咳嗽,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監測生命體徵。
- 抽搐
- 高熱所致者,加強降溫(見上)。
- 腦水腫所致者,加強脫水,如使用甘露醇。必要時可加用50%葡萄糖、呋塞米、皮質激素。
- 腦實質病變所致者,可使用地西泮、水合氯醛、亞冬眠療法。抗癲癇藥苯妥英鈉、丙戊酸亦可試用。
- 不推薦預防性應用抗驚厥藥,除非頻繁發作。預防可使用苯巴比妥。
- 呼吸衰竭
- 氧療。
- 保持氣道通暢:翻身拍背、定時吸痰、祛痰藥物全身應用及霧化吸入,抗生素防治細菌感染,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必要時可纖支鏡吸痰,病情危重者應建立人工氣道。
- 呼吸興奮劑。
- 納洛酮:對促醒、抗驚厥、糾正呼吸衰竭有一定作用。
- 抗膽鹼藥:改善腦微循環、減輕腦水腫、興奮呼吸中樞。可用山莨菪鹼(654-2)、東莨菪鹼、阿托品等。
- 機械通氣:由於搶救呼吸衰竭對挽救生命、減少後遺症有重要意義,故應放寬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接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指征。
- 循環衰竭:補充血容量、升壓、強心等。
- 皮質激素:有爭議。一方面可以減輕炎症反應、解熱、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另一方面抑制免疫、增加繼發感染。臨床上可根據具體情況在重型患者中酌情使用。
恢復期和後遺症期治療
編輯- 防止壓瘡。
- 功能鍛煉。
- 理療、針灸、中醫藥、高壓氧等。
預防
編輯- 控制傳染源:疫苗免疫幼豬、人豬分離。
- 切斷傳播途徑:防蚊滅蚊。
- 保護易感人群:接種乙腦疫苗。
參考文獻
編輯- ^ 衛生部辦公廳.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2006〕93号). 中國政府網. 北京. 2006-05-19 [2020-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4) (中文(中國大陸)).
- ^ 世界衛生組織. 日本腦炎. 世衛官網. 2019-05-09 [2020-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中文(中國大陸)).
- 李甘地; 來茂德. 病理学.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ISBN 7-117-04073-4.
- Lee Goldman; Dennis Arthur Ausiello, William Arend. Cecil Medicine: Expert Consult. US: Saunders. 2007. ISBN 978-1416028055.
- Anthony S. Fauci; Eugene Braunwald, Dennis L. Kasper.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US: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8. ISBN 978-0071466332.
- 楊紹基; 任紅,李蘭娟. 传染病学.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ISBN 978-7-117-09482-5.
- 姚集魯; 楊紹基,高志良. 传染病学临床专论. 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ISBN 7-5361-2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