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會

浙江省教育會,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一個浙江學術團體,是「以研究教育事項,力圖教育發達」為宗旨,致力於推進浙江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的群眾性學術團體[1]

歷史 編輯

民國元年(1912年),浙江省教育會成立,會址先後在大方伯藏書樓吉祥巷2號。1912年1月成立的浙江省教育會,實際上是成立於清末的浙江省教育總會改名而成,成立大會在浙江公立法政學校召開,推舉章太炎為會長,沈鈞儒為副會長。同年4月,沈鈞儒辭去副會長之職,經亨頤被增選為副會長。當時,章太炎因忙於政事,教育會的工作難以兼顧,故具體工作大多由經亨頤主持。1913年,經亨頤被推舉為會長。從此至1920年,經亨頤任會長共5屆,前後長達8年[2]

1919年,劉焜為副會長,任過副會長的還有孫增大。會員發展到一千二百餘人,其成員主要由教育界人士(包括縣教育會會長、各級各類學校校長、教員和部分畢業生)及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省議會議長沈定一、中國銀行浙江分行行長蔡元康等也參加該會[3]

1916年12月,經亨頤發起募捐建立省教育會新址於平海橋西境,並籌募基金20萬元。1917年2月25日,新會所建築工程開工[4]。1918年,遷入平海街。1920年初,經亨頤離開杭州,同時辭去省教育會會長之職。《教育潮》也從第7期起更換主編。不久,浙江省教育會活動中止[5]

組織 編輯

浙江省教育其主要工作為:

  • 組織學術講演會,經常邀請名人來杭講演,先後請過梁啓超康有為蔡元培等人。1917年舉辦為期20天的「丁巳暑假講演會」,由蔡郭辛、經亨頤、阮性存等分別講演「小學教育經驗」、「社會心理」、「最近教育思潮」、「日本教育狀況」、「美國教育狀況」、「法律與教育」等專題。
  • 1913年2年4月創刊《教育周報》,共出版235期。1919年4月改為《教育潮》(月刊),共出版10期[6]
  • 聯絡學界和出國考察教育。發起成立全浙教育會聯合會,召開多次會議,切磋全省教育事宜;出席全國教育會聯合會,積極陳述意見,共商教育改革方案。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在浙江省教育會舉行。1918年1月,組織寒假旅日教育觀察團,由經亨頤任團長,赴日本考察普通教育、實業教育和社會教育[7]
  • 倡議組織教育公益事業,設立公眾運動場,創辦浙江省教育會附設日文講習班,舉行省會中等學校聯合會操等。[8]

參考 編輯

  1. ^ 朱幼讞; 戚名琇; 錢曼倩; 霍益萍 (編). 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317. ISBN 7-5320-3243-4. 
  2. ^ 董郁奎. 一代师表:经亨颐传.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125. ISBN 978-7-213-03528-9. 
  3. ^ 仲向平. 杭州老房子 续编. 杭州: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4: 106-107. ISBN 7-81083-354-5. 
  4. ^ 高寧編著. 百年名校 杭州高级中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 145. ISBN 978-7-5338-7951-8. 
  5. ^ 宋濤主編. 民国杭州历史遗存 下.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1: 706-707. ISBN 7-80758-501-3. 
  6. ^ 《浙江省新聞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新聞志》編纂委員會 , 編. 浙江省新闻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136. ISBN 7-213-03515-0. 
  7. ^ 杭州市政協文史委編 (編). 杭州文史丛编 5 文化艺术卷. 杭州出版社: 杭州. 2002: 541. ISBN 7-80633-428-9. 
  8. ^ 高寧主編. 杭州近代教育图志.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20: 52. ISBN 978-7-5565-1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