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之祥
生平
編輯生有異表,領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應天鄉薦,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成進士,任潛江縣知縣,廉明敏決,民稱神君。潛故卑濕,瀕江水,齧歲損賦十二三,祥築堤障之,土滋沃而幹止永寧。潛有猾胥在藩司者,舞文盜潛賦,不可詰,祥廉知之,計致坐以法,藩長屢檄為脫,祥不為動。榷璫陳奉以礦稅毒三楚,藩司郡守輒飛檄械繫,又置榷關於潛之策口,翼以偽弁,商船所過化為虛舟。一廣文攜家之任,偽弁誣以誘略,收其資,沉其人。祥曰:破柱勠奸,古為何人?立系偽弁於庭,斃之杖下。奉怒,三下檄逮祥,祥曰:天子命吏,奴輩曷敢爾!事聞,朝議撤奉回,剛風勁節,誦盈三楚。尋內召補山西道御史,時有倡為門戶之說,禁錮清流者,正人君子相率引去。祥上章抗論大臣當佐成盛治,不宜引避自全,負朝廷倚賴至意。巡視長蘆鹽法[1],持廉剔蠹,其封事有簡賢能、重事權、禁影射、止開引諸碩畫[2],為鹺政所嘉賴,語多切中時忌,遂外遷江西藩司參議,分巡饒南九江三郡[3]。以議損湖關稅額,與巡撫不合,引疾歸[4]。時與同邑少原余公、登原汪公講明正學,日進諸子弟課文藝,置田三十畝為館穀資,名曰:興賢文會。直指使者屢列薦剡,絕意不出,竟以守道終其身。生平尤篤孝友,登鄉薦日,痛祖若父不及見,慟哭不自勝。母弟早世,視遺孤文偉如己子,後督學陳起龍采輿論,祀鄉賢。著有《蘭臺疏草》、《居潛小錄》[5]。
參考文獻
編輯- ^ 萬曆四十年十月丙戌,命御史呂圖南往浙江,薛貞往蘇松,王九敘往淮揚,錢春往湖廣,周應期往廣東,潘浚往貴州,龍遇奇往陝西,吉人往甘肅,吳允中往宣大,各巡按。徐縉芳往兩淮,潘之祥往長蘆,楊鶴往兩浙,楊州鶴往河東,各巡鹽。李徵儀巡視兩關,潘汝禎巡視屯田,田一甲巡視京通二倉,張銓巡漕。
- ^ 萬曆四十三年正月,長蘆巡鹽御史潘之祥條議鹽法:一防沿河夾帶,議於德州臨清東昌濟寧四處各委巡河巡鹽等官,凡官船糧艘嚴加搜緝,如有夾帶,究治船戶;一嚴營軍私販,京營軍士往往騎坐大馬,挾持弓矢刀劍,百拾成群,馱載私鹽,巡緝人役莫敢誰何,請令通州參將守備等官協力緝捕,有功紀錄,失事參處,其營捕各官如有縱軍私販,一體並究;一禁商民之影射,於額引正餘鹽外不許夾帶,沉沒引鹽不許捏告補掣;一止奸商開引,於邊中額引外,不許借名濟邊增開鹽引,以壅鹽法。戶部題覆, 上命依議行。
- ^ 萬曆四十三年六月,是時各省司通官缺至四十九員, 上因亢旱祈禱,連日簡發,以潘之祥為江西參議。
- ^ 萬曆四十六年十二月,是年南京科道糾劾方面:陳禹謨、韓仲雍、宋祖騰、金勵、潘之祥、趙祖蔭、金錫、吳維東、賈熙績、劉昶、朱正色、冉德升、羅之鼎、龍國祿、黃文炳、曾應棨、陳其猷、金良范、高金、李樓鳳、柯維蓁、矯九皋、程應龍、蕭以裕、高桂、唐玉。
- ^ 《婺源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