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三因論
愛情三角理論是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成員羅伯特·史坦伯格所研究的愛理論。在任職教授時,斯滕伯格強調了他在智力、創造力、知識、領導力、思考方式、道德推理、愛和恨方面的研究。在人際關係中,「根據三角理論,愛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為親密元素、激情元素和義務元素。」[1]
斯滕伯格稱親密指「親密、連通、寄託的感覺」,激情指「造成浪漫、身體吸引、性關係和在愛情中相關現象的驅力」,責任則指短期和長期中的不同物。短期中,其指「使得一個人愛上了他人的決定」;長期中,其指「維繫愛的個人承諾」。[2]
字典定義
編輯愛的三元素如下所示:
激情 (Passion): 激情可以與生理喚醒或情緒刺激相關。激情在英文中以以下三種方式定義:
親密 (Intimacy): 親密關係被描述為親密和彼此依戀的感覺。它可以鞏固兩個個體之間存在的緊密紐帶。此外親密感有助於創造彼此安逸的感覺,因為雙方在感情上是相互的。
親密關係主要定義為個人、私人的事物或親近。[3]
承諾 (Commitment): 與其他兩個概念不同,承諾涉及有意識地決定彼此堅持。繼續承諾決定主要取決於伴侶從關係中獲得的滿意程度。承諾在英文中以以下三種方式定義:
- 承諾去做某事或給予某物
- 承諾忠於某人或某事
- 非常努力地工作或支持某事的人的態度[3]
"人所經歷的愛的數量取決於這三個元素的絕對強度,而個人所體驗愛的類型取決於他們相對於彼此的長處。"[4] 愛的不同階段和類型可以解釋為這三個要素的不同組合;例如,隨着成人浪漫戀情的發展,每個組成部分的相對重點會隨着時間而變化。基於單個元素的關係的延續時間不如基於兩個或三個元素的關係的延續時間長。
愛的早期理論
編輯早期愛理論之一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正如弗洛伊德經常將人性歸因於無意識的欲望,他的愛理論圍繞着對「自我理想」的需求。[5]他對自我理想的定義是:個人想要成為的人的形象是他/她在被非常尊敬之後形成的。
另外一個理論由馬斯洛引出。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將自我實現放在頂端。他認為那些已經達到自我實現的人是有能力去愛的。[2]
而另一個關於戀愛的理論由雷克(Reik)研究得到。對於那些為了愛人而愛的人而言,戀愛是可以實現的,而不僅僅是解決自己的問題。[2]
當關於愛的理論從臨床基礎轉變為社交和人格基礎時,它們的重心便轉向愛的類型,而不是變得是否能去愛。
在早期和後來的多種愛情理論中,有兩種特定的早期理論對斯滕伯格理論有所貢獻和影響。
首先是齊克·魯賓(Zick Rubin)提出的一個理論,名為「喜歡對愛的理論」。在他的理論中,魯賓推斷依附、照顧和親密是喜歡和愛人之間的三個重要原則。魯賓稱如果一個人只是喜歡別人的存在並花時間與他們在一起,那麼這個人只會喜歡上另一個人。然而,如果一個人對親密和接觸有着強烈的渴望,並且平等地關心對方和他們自己的需求,那麼這個人就會喜歡對方。[6]
斯騰伯格理論中,他的主要原則之一就是親密關係。很明顯,親密關係是愛情的重要部分之一,最終可以用它來幫助定義友伴式愛情和激情式愛情之間的差異。
第二個理論是約翰·李(John Lee)提出的愛情色輪模型(The Color Wheel Model of Love)。理論中,約翰·李使用原色類比愛。李定義了愛的三種模式,即情慾之愛(Eros)、遊戲之愛(Ludos)和細水長流(Storge)。他理論中的重點是,就像調配三原色產生其他顏色一樣,調配這三種愛情也可以產生次級形式的愛。[7]
斯騰伯格理論中,他就像李一樣通過三種主要原則的組合來形成不同形式的愛。
斯騰伯格同時也形容了三種愛模型,包Spearmanian模型、Thomsonian模型和Thurstonian模型。Thomsonian模型中,愛是多種感覺的混合而產生感覺。Spearmanian模型的解釋與愛情三因論最接近,指示愛是由可以被簡單理解的相等部分所構成的複雜整體。在這個模型中,多個與造成情感的因素相等且可以相互斷聯。[8]
詳述
編輯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因論是在激情型愛情和友伴式愛情得到認同之後發展起來的。激情式愛情與友伴式愛情是不同的愛,但在關係中相互聯繫。
激情式愛情與對某個人的愛和渴望的強烈感覺相關聯。這種愛充滿了興奮和新鮮感。感情的開端在激情式愛情中很重要,通常會持續一年左右。化學成分也會導致激情式愛情。那些正在經歷激情式愛情的人也能感受到神經遞質的增多,特別是苯乙胺[9]。這些感覺最常見於愛的最初階段。
友伴式愛情伴隨着激情式愛情而來。友伴式愛情也被稱為深情式愛情。當一對夫婦達到這種愛的水平時,他們感到相互理解和關心對方。這種愛對於感情關係的延續很重要[9]這種類型的愛在建立感情關係之後出現,並且需要關係中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
斯滕伯格建立了他的三角形模型。三角形的三個點分別是親密、激情和責任。
親密之愛是包含戀愛關係中親密部分的三角形角。兩個人間的親密之愛意味着他們彼此都感受到高度的尊重。他們希望彼此高興、彼此分享、彼此溝通,並在有需要時進行幫助。一對有着親密之愛的夫婦深深地尊重對方。[9]親密的愛情由於其將兩人湊近的特性被稱之為溫暖的愛情。斯滕伯格對於這種愛的預測是在感情被更少中斷時會消失,因此有着更佳的預測性。[10]
激情式愛情基於驅力。熱戀中的情侶們感受到彼此的肉體吸引力。性慾通常是激情式愛情的一部分。然而,激情式愛情不僅僅包括性吸引力。這是夫妻表達對培育、支配、順從、自我實現等方面的抒發感受的一種方式。[9]激情式愛情被認為是愛情中「熱」情的組成部分,因為兩個人之間存在強烈的興奮感。斯滕伯格認為,激情式愛情會隨着關係的積極力量被對立的力量接管而消失。此想法出於所羅門(Solomon)的拮抗加工理論。[10]
責任,或責任式愛情是對於在一起很長時間的戀人而言的。然而一個人可以在不真心實意愛一個人的情況下對對方投入責任式愛情,而也可以在不投入責任的情況下讓對方感受到愛意。[9]由於其不需要親密或激情,責任被認為是「冷漠」之愛。斯滕伯格相信隨着關係的發展責任是愛情也會增加。[10]責任也可以同時為了普通朋友。
斯滕伯格相信愛會以可預見的方式進步和發展;所有戀愛中的戀人都會以相同的模式體驗親密、激情和責任的愛。[10]
雖然這些類型的愛可能存在於非愛戀關係中的品質,但它們是僅僅存在於相愛關係中的。下面列出無愛以及其他愛的類型的描述。這些愛由斯滕伯格戀愛三因論三角的一個或兩個組成。
愛的類型
編輯在三角形頂點上標記的三個部分相互交互並形成其中不同的愛情體驗(沒有畫出非愛戀關係)。三角形大小來表示愛慕程度——三角形越大,愛慕越多。每個角落有着自己獨特的愛慕類型並提供了不同的組合來創建不同類型的愛並給予標記。三角形的形狀代表了愛慕風格,在感情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改變:
- 非愛慕關係(Non love) 缺少任意三種愛的類型。無關聯。對感情冷漠。
- 喜歡式愛情(Liking/friendship) 主要是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包括友情和熟人之間的關係。[11]
-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 love) 主要是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也被認為是初戀、"青春期戀愛"或沒有投入真心的感情。[11]浪漫關係通常以迷戀式愛情開始,並隨着時間和親密的發展成為浪漫式愛情。沒有親密和承諾之間的發展,迷戀式愛情可能隨時土崩瓦解。
- 空洞式愛情(Empty love) 僅有承諾,沒有親密與激情。更強的愛情可能會惡化為空洞式愛情。在包辦婚姻中,配偶的關係可能以空洞式愛情開始並發展成為另外一種形式,指示「空洞式愛情不需要成為長期關係的終點站…但可能是它的開端」。[12]
- 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 有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一夜情可以考慮為浪漫式愛情。[11]
- 友伴式愛情(Companionate love) 有親密和承諾,沒有激情。比友情關係強烈,因為擁有可以進行長期發展的責任元素。「這種愛在激情不再的長期婚姻存在」[13]但深度的愛戀和責任仍存在。這種愛理想上作為一種友伴式愛情在家庭成員存在着,就像是有着柏拉圖式戀愛強烈友情的死黨之間的感情一樣。
- 愚蠢式愛情(Fatuous love) 有激情與承諾,沒有親密。如閃戀閃婚、一見鍾情等行為。[11]
- 完美式愛情(Consummate love) 完整形式的愛情,代表着人們所嚮往的理想關係。愛的七種變體之中,完美式愛情是「完美戀人」所擁有的愛情。據斯滕伯格稱:這些戀人在陷入愛河的15年或更久之後也會保持着好的關係。他們無法想像與其他人度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他們齊手並肩優雅地解決了一系列困難和享受了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的開心時光。[14]然而,斯滕伯格告誡道維繫一個完美式愛情比做起來還要更難。他強調了將愛的元素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重要性。他稱,「沒有感情,任何偉大的愛都將逝去」。[15]若激情隨時間流逝,感情將會變成友伴式愛情。完美式愛情是成人交際中最令人開心的一種因為其組合了三角形的每一片成為了這一種愛。這是情感關係的理想體。這種情感關係可以在長期之後或電影中的理想關係呈現。[11]
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因論對他之後的愛理論奠定了堅實基礎——愛即故事。[16]在這個理論中,他解釋道很多獨特和不同的愛情故事傳達出了理解愛的不同方式。他相信,隨着實踐的發展,這種暴露將會幫助人判定愛是什麼和愛應是什麼。這兩種理論建立了斯滕伯格雙愛情理論。[17]
「有着最好持久性和滿意度的人際關係是伴侶常常努力來維持親密度並增強相互責任而構成的」[11]
褒貶不一
編輯米歇爾·阿克(Michele Acker)和馬克·戴維斯(Mark Davis)與1992年完成的一項研究顯示,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因論的可靠性測試完畢。通過研究18到20歲大學生的典型群體,阿克和戴維斯得以研究更多愛的準確階段。有些愛情三因論的批評是雖然斯滕伯格預測了人愛另外一個人的階段,他並沒有指出感情會進化時間或點。他也沒有指出愛的不同部分是否基於感情的持久或感情所達到的特定階段。阿克和戴維斯指出關係的階段和持久性對愛的元素並探索潛在重要。.[10]
他們發現由於每對情侶和在感情關係中的每個個體在感受愛中都是用不同方式的,使用並沒有準確的答案。愛情三因論有三個直覺,或「多重三角的可能性」。多重三角由於個體可以更強烈地體驗多個愛元素(或三角形的點)。根據阿克和戴維斯和其他人言,這些分離的三角形是「真實的」三角形、「理想性」的三角形和「認知的」三角形。[10]
「真實的」三角形是每個個體查看他/她感情進度和深度的指示。「理想型」三角形是每個個體在他/她伴侶或關係中理想品質的指示。若任意這些分離的三角形不像一個人伴侶的三角形,不滿程度將會提高。[10]
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因論可能不像他當初說的那麼簡單。斯滕伯格的理論建立在大約相同年齡情侶(平均數為28歲)和感情長度大約相同(4到5年)的基礎上。他的樣本量限制在特徵簇上。阿克和戴維斯宣稱這是斯滕伯格理論的三大問題之一。尤其,大學生情侶和非大學生情侶之間的浪漫式愛情通常不同。阿克和戴維斯學習了一個比斯滕伯格大學生樣本更老的樣本。[10] Sternberg himself did this in 1997.[2]
斯滕伯格愛情三因論的其他兩個最顯著的問題是如下所示。第一是愛的等級的隔離天性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先前用於測定三個愛情等級的測量標準。[10]這些斯滕伯格理論的問題仍需要被研究,就像洛馬斯(Lomas)(2018) 所做的一樣。[18]
另請參閱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ternberg, Robert J. Triangulating Love. Oord, T. J. (編). The Altruism Reader: Selections from Writings on Love, Religion, and Science. West Conshohocken, PA: Templeton Foundation. 2007: 332. ISBN 9781599471273.
- ^ 2.0 2.1 2.2 2.3 Sternberg, Robert J.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triangular love scal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7, 27 (3): 313–335. doi:10.1002/(SICI)1099-0992(199705)27:3<313::AID-EJSP824>3.0.CO;2-4.
- ^ 3.0 3.1 3.2 Webster, Noa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 Merriam-Webster. Springfield, MA: G. & C. Merriam, 1953. Print.
- ^ Sternberg, Robert 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Reis, H. T.; Rusbult, C. E. (編). Close Relationships.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4: 258. ISBN 0863775950.
- ^ 3.0.CO;2-4
- ^ Rubin, Zick.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doi:10.1037/h0029841.
- ^ Lee, John A. The Colors of Love.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76.
- ^ Sternberg, R..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c., 1986.
- ^ 9.0 9.1 9.2 9.3 9.4 Levy, P. 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4th. New York: Worth. 2013: 316–317. ISBN 9781429242295.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Acker, M.; Davis, M. Intimacy, passion, and commitment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test of 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2, 9 (1): 21–50. doi:10.1177/0265407592091002.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Rothwell, J. Dan. In the Company of Oth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24.
- ^ Sternber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 268
- ^ Ashford, J. B.; et al.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Gardners Books. 2009: 498. ISBN 9780495604662.
- ^ "Cupid's Arrow - the Course of Love through Time" by Robert Sternberg.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521-47893-6
- ^ Robert J. Sternberg, "Liking versus Lov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7) p. 341
- ^ Sternberg, Robert J. What's Your Love Story?. Psychology Today.What's Your Love Story
- ^ Sternberg, Robert J. Love as a Stor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doi:10.1177/0265407595124007.
- ^ Lomas, Tim, The flavours of love: A cross-cultural lexical analysi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018 [2018-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