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漢醫學名詞,最早出現於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

原文為:「狐惑為病,其氣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狐惑之病,並不欲飲食,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蝕於上者則聲嗄(音啞),其毒蝕於下部者則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其人脈數無熱,微煩,默默欲臥,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鳩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眥黃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現代中醫學者的見解

編輯

現代中醫學者認為狐惑病和土耳其醫師貝賽特於1937年提出的貝賽特氏症(Behçet's disease)相應,「蝕」對應了黏膜潰瘍,發生在口腔(蝕於上)或陰部(蝕於下),「目赤」(紅眼)對應了葡萄膜炎

狐惑病主症

編輯

狐惑病主症為:反覆出現口腔、咽喉及前後二陰蝕爛,二陰潰瘍為狐,口腔潰瘍為惑,目赤如鳩眼。另外還可以伴有聲音嘶啞,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嗅。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或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舌紅,苔黃,脈微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