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德語:Richard David Precht,1964年12月8日)是一位德國生活哲學家。他以撰寫通俗的哲學問題科普書籍而聞名[1]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Richard David Precht in 2009
出生 (1964-12-08) 1964年12月8日59歲)
德國北萊因-威斯特法倫索林根
時代21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受影響於

生平

編輯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是漢斯-于爾根·普列希特(Hans-Jürgen Precht,漢諾威人)的兒子。他成長於一個替代性與非傳統的資產階級家庭,共有五個孩子,其中兩位來自越南,在1969年至1972年期間被其父親收養,這一行為是作為對越南戰爭的抗議。其父親是一位專業的工業設計師,對文學有濃厚興趣,並經營一座大型私人圖書館。母親則是家庭主婦,積極參與慈善組織「Terre des hommes」。普列希特從小就在知識分子理想主義左翼環境中成長。他畢業於索林根劍街高中,在此後曾兼職教區工人。隨後,他在德國科隆大學學習哲學、德國研究和美術史,並於1994年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在1991年至1995年期間,他擔任認知科學研究項目的助理。

1997年,普列希特擔任《芝加哥論壇報》的亞瑟·F·伯恩斯研究員,並於兩年後獲得亨氏-庫恩獎學金。在2000年至2001年期間,他在歐洲新聞學院擔任研究員,並於2001年在生物醫學研究新聞領域獲獎。

普列希特與妻子卡羅琳·瑪特(盧森堡遠程電視台電視主持人兼副主編)、兒子以及三名繼子女居住在盧森堡科隆

著作

編輯

普列希特以文學和藝術作品廣為人知。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哲學與文學

編輯

2009年,文學作品《愛情的哲學》(Liebe - ein unordentliches Gefühl),將生物性的性愛觀與心理、社會文化聯繫起來,整理了人類對的理解及其各種情況。普列希特的主要論點是,愛源於親子關係而非性關係。然而,歸屬感性愛源於童年對父母的認同以及之後對性伴侶的探索。因此,愛是對(早期)兒童愛與經驗需求的反映。該書在2009年3月至12月間成為《明鏡周刊》暢銷書。

發行

編輯

普列希特自2010年12月起,共同出版雜誌《agora42》。普列希特表示,這是一個「經濟學家與哲學家對彼此的領域互不感興趣」的痛苦經歷[2]

社會與政治立場

編輯

普列希特主張一種新的公民社會。他的哲學角度較為偏向於美國的社區主義,其民主化思想具有較高的社會公民意識。他認為,經濟與政治義務會對恆定的經濟增長造成傷害[3]。在對蒂洛·薩拉辛(Thilo Sarrazin)的陳述辯論中,普列希特認為對移民的指控與族群分佈、貧富差距以及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的道德差距有關[4]。普列希特對德國聯邦國防軍阿富汗的駐紮持有相當嚴肅的批評立場[5]

外部連結

編輯
  1. ^ Reportage: Richard David Precht. [2011-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7). (英文)
  2. ^ agora42. Startseite. [2011-02-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存档副本. [201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2. (德文)
  3. ^ Die entfremdete Republi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DER SPIEGEL, 28. Juni 2010, S.116-117.(德文)
  4. ^ Soziale Krie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DER SPIEGEL, 27. September 2010, S. 176-177(德文)
  5. ^ Feigheit vor dem Vol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DER SPIEGEL, 3. August 2009, S. 118-119(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