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方位

人体认知的上下左右

前、後、左、右、上、下都是表示相對方向的語彙。它們隨某個人的面對方向變化而變化。由於相對方向是由人的視角所決定,因此人們互相之間容易混淆這些方向,例如,當人面向北方時,西方所在的方位是「左」,因此對於不同面向的人而言,「左」所指的位置不盡相同。

圖示使用右手定則笛卡爾坐標系,說明人體坐標的相對方位
   x(右-左)
   y(前-後)
   z(上-下)

雖然是相對方位,但在不同的文化裏,「上、下、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其它含義(前與後的含義比較明確:前代表眼睛能看到的,所謂「眼前」;後則是其相反方向,「背後」)。在漢語裏,有「上、下、左西、右」的習慣說法。

上下

編輯

「上」與「下」在「上等」、「下等」的表達方式裏頭,也含有的意味。而「上級、下級」更加代表從屬關係,如上司下屬

左右

編輯

在政治中,「左」與「右」被賦予了更多意味,例如左派和右派

中國

編輯

漢字中的左與右最初出現在何時與何因暫時不能考證。

  • 中國古人以北為「背」,因此習慣稱東邊為「左」,比如「江左」即江東地區。左與右有時也指地位的卑與尊,比如成語「無出其右」,就是無人能勝過的意思[1]。被降職或貶官稱為「左遷」。
  • 「左右」合起來用有附近之意味。比如「下午三點鐘左右」指大約下午三點,「常在你左右」即常在你身旁,「不為偏見所左右」指想法不會被偏見動搖。

臺灣

編輯
  • 臺語潮州話中,「左邊」讀做「倒手爿/倒爿」、「右邊」讀做「正手爿/正爿」,亦反映了東亞地區語言常見的對左右兩側地位的尊卑分別。這也可能是因為多數人慣用手為右手所導致。

書寫

編輯
  • 在漢語裏左和右都從「一」(橫)寫起,但日語裏有一種說法[2],說書寫「左」時應先寫「一」(橫),而「右」卻先寫「丿」(撇),其理據之一是金文中左與右的寫法不同[3]

英語

編輯

英語中的「left」一詞相傳是來源於古英語lyft」一詞,這個詞語的意義是「虛弱」,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大部分人不是左撇子,通常用右手做事情,因而左手相對右手要力量弱一些。同樣,這也是英語中用「right」這個帶有「正確公正權利」意項的詞語來表示右手的方向的原因。

大多數人的心臟在人體中軸線的左側,而肝臟在右邊,大腦的左右半球也擔負着不同的功能。

日常生活

編輯

鏡子

編輯

鏡子「被認為可以顛倒左右」。雖然在我們看來,鏡子裏右手的像是在右側的。但把鏡子裏人的像視作真人的話,他的右手是我們左手的像,所以和真實中我們的右手不再是一個方向。實際上,鏡子可以顛倒「前後」。如果有人手持一個每一面分別寫有「左、右、上、下、前、後」字樣的立方體,並把上面的左右上下前後保持跟自己的一致,不移動身體立方體和鏡子,可以發現「前後」交換了,而其他方位沒有變化(針對照鏡子的人的視角)。

航海

編輯

在航海時,一艘船的兩半被規定為左舷右舷,這是按照面朝船頭的人的視角的相對方位規定的。

道路交通

編輯
 

上圖中展示的是一條在道路交通法管理下的公路。所有車都在地面上,地面則在車輪下。紅車在藍車的左側,相對的,藍車在紅車的右側。藍車若要往後退,則意味着它將到達黃車的位置。紅車往前走代表它將位於綠車的位置。

紅車、綠車所在的車道是左車道,而黃車、藍車在右車道上。

河流

編輯

左右岸以面對下游區分。

相關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漢書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
  2. ^ 「右」は「ノ」から、「左」は「一」から書き始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語句楽散歩:右と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
  3. ^ なぜ右左でなく左右?.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