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廟,又名福濟觀、呂祖廟,是蘇州的一座道觀,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以蘇州特色的一年一度四月十四「軋神仙」盛大廟會著稱。原址位於姑蘇區閶門內下塘132號,現址位於石路南浩街中段。

歷史

編輯

神仙廟原址位於閶門內下塘132號,張廣橋、皋橋東側。距陸潤庠故宅不遠。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初為岩天道院[1],初名「李王祠」。有道士陸道堅在此地「設雲水齋,感異人,授神方,以療風疾,其俗至今賴之,故建該觀」。元至大四年(1311)重建時,改稱福濟觀,因「李」與「呂」同音,民間訛為祭祀八仙之一呂純陽的祠堂[2]。明清兩代多次重修,1922年又募修山門。

1949年以後,神仙廟廢,為汽車修理廠佔用。文化大革命中殿宇全毀,原址改建五層住宅樓,僅存山門殘跡。1990年代由江蘇亞細亞集團相助,神仙廟移建於南浩街。

建築

編輯

神仙廟原址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頭山門有「呂祖廟」、「福濟觀」匾額。正殿前丹爐高三米,有「孚佑帝君」字樣,對聯「自卑勝念佛,作惡枉燒香」。正殿高近三十米,柱聯為「葫蘆藏妙藥眾姓感神恩」、「劍拂起沉疴蒼生沾浩津」,殿內匾額「黃梁一夢』,供奉呂祖及柳大仙、白大仙。大殿兩面側殿「仙方殿」供奉六尊天醫天相。

1999年在南浩街中段重建的神仙廟,佔地500餘平方米,前後三進,頭進正山門,東側供奉慈航道人、西側供奉財神;正殿「呂祖殿」,供奉呂洞賓祖師。

「軋神仙」廟會

編輯

蘇州特有的一年一度的「軋神仙」廟會民俗活動,起自明代,規模盛大,日期在農曆的四月十四呂洞賓誕辰,據稱呂洞賓會化身為乞丐、小販,濟世度人,相傳有人遇仙[3][4],於是眾多香客、中醫趕燒頭香,祈求消災祛病,送壽麵,眾人也來此借「仙氣」。周圍小攤林立,售賣神仙龜等各種花木、「皮老虎」等各種玩具,神仙糕等各種風味小吃,形成盛大的廟會。擴展到東中市西段。1930年代新生活運動期間政府曾試圖取締燒香未果。「文革」期間神仙廟被毀。1980年代,「軋神仙」廟會復興,遷到吳趨坊,1992年又遷到中街路,1999年再遷至閶門外南浩街新建的「神仙廟」[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同治《蘇州府志》
  2. ^ 苏州地情故事 8组照片见证轧神仙50载. 蘇州市志辦. 2016-06-04. 
  3. ^ 四月十四两神仙. 蘇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2015-05-29. 
  4. ^ 《吳縣誌風俗》
  5. ^ 阊门下塘的故事 街巷档案. 蘇州地方志. 200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