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勒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福勒環形山(Fowler)是位於月球背面北半部的一座大型古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主要用以紀念英國天文學家阿爾弗雷德·福勒(Alfred Fowler,1868年-1940年)和理論物理學家天體物理學家數學家拉爾夫·霍華德·福勒爵士(1889年-1944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福勒環形山
緯度42.59°N
經度145.27°W
直徑139.52公里
深度2.954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212°
命名來源阿爾弗雷德·福勒
拉爾夫·H·福勒

描述 編輯

 
福勒環形山的周邊,月球背面區域詳圖[2]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斜視圖,圖中的斜線是原圖中的瑕疵。

該隕坑東側覆蓋了馮·蔡佩爾環形山,西側及西北偏西毗鄰庫利克環形山斯托列托夫隕石坑埃斯諾-佩爾蒂埃環形山施萊辛格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偏北,往東稍遠坐落了凱特爾環形山蒂爾隕石坑,而南面則橫亙了加多姆斯基環形山克盧特環形山[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42°35′N 145°16′W / 42.59°N 145.27°W / 42.59; -145.27,直徑139.52公里[4],深度約2.954公里[1]

福勒環形山的外側壁因長期的撞擊侵蝕而嚴重磨損、退化,現類似於一圈環窪地的不規則坡地,沿邊緣和內壁覆蓋了一系列的小撞擊坑。其東北側—正對着馮·蔡佩爾環形山的北面,附靠了四周覆蓋着一層高反照率噴發物的衛星坑"福勒 C"—反映該隕坑形成相對較晚,其覆蓋層尚未經歷足夠長的太空風化期。福勒環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690米[1],內部容積約21413.48立方千米[1]。坑內地形分佈不勻,東部覆蓋了馮·蔡佩爾環形山的部分坑壁及噴出物;南部區呈弧狀分佈了一些撞擊坑;而北部則是一小片相對平坦的地表,只顯示有少量細小的坑穴。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福勒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34 區域圖
福勒 緯度 經度 直徑
A 46.12° N 145.06° W 54.51 公里
C 44.78° N 142.10° W 35.05 公里
N 39.81° N 146.57° W 37.76 公里
R 41.79° N 150.45° W 17.41 公里
W 45.64° N 150.58° W 36.61 公里

參引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Map of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PDF).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7). 
  3. ^ Crater Fowler on the map LAC-34. (PDF).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7). 
  4.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