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陵卫戍性质的墓葬雕塑群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楊村。

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墓
世界遺產
兵馬俑一號坑
官方名稱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英文)
Mausolée du premier empereur Qin(法文)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標準文化:(i)(iii)(iv)(vi)
登錄年份1987年(第11屆會議
座標34°23′06″N 109°16′23″E / 34.38500°N 109.27306°E / 34.38500; 109.27306
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國的位置
秦始皇兵馬俑
在中國的位置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佈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墓有機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編輯

秦始皇即位後便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修建過程經其一生。秦始皇陵墓總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歷史學家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秦始皇陵墓兵馬俑並未在史籍上有所記載,故未被人知,也因此歷經二千餘年而能保存原貌。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村民楊志發在挖井打水時意外發現兵馬俑碎片,當時村民稱這些陶塑為「瓦爺」。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着、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非常好看,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一般大眾印象中的陶土色。1976年-1978年,考古隊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1]

類別

編輯
 
跪射俑
 
高級軍吏俑
 
馬俑
  • 軍士俑

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着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 跪射俑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 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多,可依着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佈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佈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 軍吏俑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下級軍吏在兵陣中,以口令指揮陣勢[2]

  • 騎兵俑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主要與獨立戰車相配合。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 馭手俑

即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着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着戰爭的勝負。

  • 高級軍吏俑

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着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 馬俑

與真馬一般大小,雙耳挺直、雙眼圓睜,精神煥發。

兵俑和所配武器

編輯
 
兵馬俑陣型

歷史學家推測當時的陶俑是由上千甚至是萬名工匠加工燒製,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但有八種常用臉型再做細部修改,並以裝配線方式組裝起來。所以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制,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着色燒製。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有人認為所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另存在一種觀點,即兵馬俑的儀仗性質多於實戰,不具有代表性。但兵俑的確完美再現了秦軍的風範,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諸多兵器上鑄有「相邦呂不韋造」字樣也定死了兵馬俑製造年代,從而屬於秦始皇的陵墓構成部分再無疑義。[3]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概率較小,普通秦軍士兵是不戴頭盔的。綜合漢朝軍隊的情況來看,不戴頭盔可能不是個別現象。漢朝步兵普遍不着頭盔和護膊,頭戴武冠。

另有一說兵馬俑不配戴頭盔,肇因於會遮蓋士兵的面容,這與不選擇大量製造相同人俑而選擇真人面相的製作理念相違,故兵馬俑之士兵不穿戴頭盔應極其合理。

四十年來,人們普遍認為,在2000年前,秦人開發了一種先進的鉻酸鹽轉化膜技術來防止金屬腐蝕。然而,2019年的研究表明,鉻只是附近漆料的污染,而不是保護武器的手段。pH值弱鹼性和小粒徑的土壤環境有可能是保持武器不生鏽的原因。[4]

兵俑彩繪

編輯

實際上兵馬俑原漆有紫黑紅綠等十種顏色,但常出土與空氣接觸不到五分鐘即氧化剝落。2009年採用中德合作的彩繪保護技術[5]成功將出土兵俑顏色留存下來;在2015年日本NHK特集節目裏,經處理的殘留顏色兵俑,已可暴露於空氣中展示[2]。當中尤其以「漢紫」(Han Purple)最受矚目,1950年代合成紫色出現前,人們是用顏色調合方式配出紫色,然「漢紫」卻是人工合成的矽酸銅鋇顏料(BaCuSi2O6)。

爭議

編輯

發現者

編輯

2015年6月1日,據中國之聲報道,秦始皇兵馬俑景點內售賣的由秦俑發現人簽名的紀念書籍的簽名頗受爭議,每次所簽出的簽名都不一樣,有學者認為此舉誤導遊客。另外,秦始皇兵馬俑發現人也一直有爭議,先後出現過「三人說」、「七人說」、「九人說」,但各方說法不一。從考古意義上來說,秦俑的真正發現人是原臨潼博物館館長趙康民[6][7]

希臘影響假説

編輯

主持過秦始皇陵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的段清波教授,與英國盧卡斯·尼可(Lukas Nickel)博士皆認為兵馬俑可能受到古希臘雕像文化影響。[8]蓋因出土距兵馬俑前100年內的秦墓兵俑並不像兵馬俑如此巨大寫實,往後80年漢皇帝墓俑亦小巫見大巫。不光兵馬俑、青銅馬車等精細作法,秦始皇巡狩天下所留之刻石,也是以往中國沒有的。秦國位七國最西之處,既然可接納東方六國技術、文化、人材,同理吸收西方來的文化應無隔閡才是。[9]

盧卡斯·尼可(Lukas Nickel)認為依據主要有四點,包括:[10]

  • 在新疆地區發現了歐洲人BC300年前的人體線粒體遺傳基因,表明早在絲綢之路開通前有歐洲人在中國活動。[11]
  • 於秦始皇以前,大陸並沒有製作過真人大小的雕像,此想法很可能來自亞歷山大大帝的運動。
  • 新翻譯的古代資料中說明,秦始皇建造兵馬俑的靈感來是來自西方12尊真人大小的雕像。
  • 秦皇陵附近出土的舞女及馬戲雜耍雕塑,都明確地表現出運動中的骨骼、肌肉和肌腱結構,於逼真程度上能與希臘大師的作品媲美。

近代西方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學家一直希望找尋世界各地藝術和建築作品上的希臘文化印記,這種做法是源於「希臘中心主義」,該主義否定一切非希臘文明的歷史價值,然而兵馬俑之藝術體現並沒有妨礙到其作為該地區獨立發展的合理性。

針對盧卡斯的論述,反對者提出下列觀點:

  • 兩者在製作材料、製作工藝上的巨大差異。希臘雕像多是以大理石雕刻而成;而秦兵馬俑則是以陶瓷製成,是一件陶藝作品。
  • 兵馬俑的製造動機有明顯的中國傳統因素。在兵馬俑這類人俑前,先秦時期中國有人殉習俗,秦國並不鼓勵這類當時被視作陋習的習俗,講求傳統而革新出全身像人俑應屬合理且獨立的演變。[12]
  • 在新疆地區的人群中的人體線粒體遺傳基因雖然與生活在歐洲的某族群相類似,但並不一定就是希臘人,而事實上一些希臘人獨有的遺傳基因並沒有能夠在新疆地區的人群中找到。盧卡斯·尼可只留意到兩者的相同之處,而沒有辦法看到他們之間明顯的不同之處。
  • 兵馬俑之藝術體現並沒有妨礙到其作為該地區獨立發展的合理性。
  • 中國以往古代文獻對兵馬俑並無記載及描述,因此盧卡斯所指之翻譯資料有偽造之嫌。[13]

上文所說的12尊雕像應該是指來自於《漢書·五行志》的記載:「史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14]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編輯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設於兵馬俑坑原址之上,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東7.5公里的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於1979年10月1日開放。首先開放一號坑,至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9月,二號坑以邊發掘邊展出的方式向外界開放。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與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麗山園)共同組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5]

流行影片

編輯

圖片

編輯
一號坑全景圖

在2017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百度百科使用360全景成像技術在其主題網頁展示了西安兵馬俑1號展坑360環景照片(200億像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记. [2012-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7). 
  2. ^ 2.0 2.1 NHKスペシャル:アジア巨大遺跡 第3集 地下に眠る皇帝の野望 ~中国 始皇帝陵と兵馬俑~ [NHK特集:亞洲巨大遺跡 第3集 長眠地底的皇帝野心 ~中國秦始皇陵墓與兵馬俑~]. NHK. 2015-11-07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日語). 
  3. ^ 央視官方頻道-兵馬俑之謎. [2018-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9). 
  4. ^ Martinón-Torres, Marcos; Li, Xiuzhen; Xia, Yin; Benzonelli, Agnese; Bevan, Andrew; Ma, Shengtao; Huang, Jianhua; Wang, Liang; Lan, Desheng. Surface chromium on Terracotta Army bronze weapons is neither an ancient anti-rust treatment nor the reason for their good preserv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9-04-04, 9 (1): 5289 [2021-04-30]. ISSN 2045-2322. doi:10.1038/s41598-019-4061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英語). 
  5. ^ 如何保护6000件彩色兵马俑 - 新浪网.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6. ^ 多名兵马俑“发现人老杨”在秦俑签名售书 官方未认可. 央廣網. 2015年6月1日 [2015年6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7. ^ "秦俑发现人"博物馆内签名售书引争议 学者:误导游客. 陝西傳媒網. 2014-05-13 [2015年6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8. ^ *段清波.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 2015-01, 45 (1): 8–15 [2015-11-14]. ISSN 1000-2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9. ^ 遺跡コラム第1回|始皇帝陵|NHKスペシャル アジア巨大遺跡
  10. ^ 兵馬俑靈感源自古希臘? - 中時電子報. [2016-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3). 
  11. ^ 存档副本. [201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5). 
  12. ^ 活人殉葬:中國古代社會人殉制度的變革
  13. ^ 兵马俑规模那么大,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
  14. ^ 漢書 : 志 : 五行志 : 五行志下之上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7-18] (中文(中國大陸)). 
  15.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2023-10-04].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