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目前仍然是有爭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28日在巴爾幹開始,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造成了1700萬人死亡和2500萬人受傷。另外,1918年後的許多衝突可以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比如俄國內戰

戰前不久的歐洲外交聯盟。戰爭開始後不久,奧斯曼帝國就加入了同盟國。 意大利在1914年保持中立,並在1915年加入了協約國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國的世界地圖。綠色是協約國,橙色為同盟國,灰色為中立國家

從長遠來看,學者試圖解釋為什麼兩個對立的大國集團(德意志帝國和反對俄國的奧匈帝國法國大英帝國以及後來的美國)會在1914年發生衝突。他們着眼於研究以下因素:政治、領土和經濟競爭;聯盟和陣營的複雜網絡;軍國主義帝國主義民族主義的發展;奧斯曼帝國的衰敗造成的權力真空,等。其他重要的長期或結構性因素包括尚未解決的領土爭端、歐洲大陸均勢的瓦解[1][2]、混亂和支離破碎的政府治理、前幾十年的軍備競賽和安全困境[3][4]、進攻主義[1][4][5]、以及軍事計劃[3]

許多學者在尋求短期對爆發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並探索1914年夏天的危機是否導致後續的衝突不可避免。直接的危機在於政治家和軍事將領在七月危機期間做出的決定,而這一危機這是由波斯尼亞塞族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林齊普暗殺了奧地利大公弗朗茲·費迪南觸發的[6]。隨着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由俄國支持)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其盟國德國與法國、比利時和英國的關係也迅速惡化。其他促成這場外交危機的因素包括國家之間的誤解和不信任(例如德國認為英國將保持中立)、對戰爭不可避免的宿命論以及由於拖延和誤解而加劇的危機傳播。

這場危機是在1914年之前的幾十年中,各列強(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奧匈和俄羅斯)在歐洲和殖民問題上發生了一系列外交衝突,最終形成了高度緊張的局勢。而這一系列衝突可以追溯到自1867年以來歐洲均勢的變化[4]

關於戰爭起源的問題仍未達成共識,因為歷史學家對關鍵因素持有不同看法,並對各種因素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論點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隨着歷史檔案逐步解密,以及歷史學家的觀點和意識形態的變化,情況變得更加複雜。歷史學家之間最深的分歧在於,一部分認為德國和奧匈帝國是推動戰爭的主要力量,而另一些則認為是高層決策者與當時局勢變化的互動造成了戰爭。其他的分歧在於,有人認為德國蓄意策劃了歐洲戰爭,有人認為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計劃的,但主要還是由於德國和奧匈帝國冒險而引起的;還有人認為部分或全部其他大國(俄羅斯、法國、塞爾維亞、英國)在引發戰爭方面發揮了比傳統觀點中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Van Evera, Stephen. The Cult of the Offensiv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1984, 9 (1): 58–107. JSTOR 2538636. doi:10.2307/2538636. 
  2. ^ Fischer, Fritz. War of illusions: German policies from 1911 to 1914. Chatto and Windus. 1975: 69 [2021-04-29]. ISBN 978-0-3930-54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1). 
  3. ^ 3.0 3.1 Sagan, Scott D. 1914 Revisited: Allies, Offense, and Instabil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all 1986, 11 (2): 151–175. JSTOR 2538961. doi:10.2307/2538961. 
  4. ^ 4.0 4.1 4.2 Lieven, D. C. B. Russi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St. Martin's Press. 1983. ISBN 978-0-312-69611-5. 
  5. ^ Snyder, Jack.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and the Cult of the Offensive, 1914 and 1984.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2/1984, 9 (1) [2024-08-11]. doi:10.2307/25386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1). 
  6. ^ Henig, Ruth.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Routledge. 2006 [2021-04-29]. ISBN 978-1-134-852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