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文艷(1922年—2013年9月19日),曾用名張士勤,女,江蘇淮安人,中國淮劇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第三屆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化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注 1]

生平

編輯

原姓陳,生於江蘇省淮安縣乳名小喜子,1926年隨父母來到上海謀生。因生父病重,生活拮据,4歲時賣與張少卿夫婦。曾免費就讀於志成學校,讀了兩年半小學。校長為其取名張士勤。後張姓養父母相繼病逝,10歲時賣與擁有民樂戲院的劉木初夫婦。劉姓夫婦認為小喜子命毒克父母,就將她送往上海青幫人物法租界巡捕房探長兼開人力車行的金九齡家做丫頭。小喜子聰明伶俐,勤快有禮。三個月後,金太太有意正式收下她做丫頭。劉木初夫婦一方面擔心小喜子是掃帚星,會克到金太太,實在擔當不起,又不想白白送走一個勞動力,便告知金太太,小喜子張姓養父臨終託孤。最後還是把小喜子帶回了民樂戲院。

小喜子希望學習一門手藝自立更生,無奈無錢拜師。每天幹完家務,從舞台兩側看戲入門。筱文艷沒有正式拜師,相信人人都是吾師。人稱「無師之徒」。11歲登台演娃娃生,隨之專攻文武青衣和花旦。學過崑曲,京劇,淮劇,徽劇,河北梆子,雜技等,她不僅唱淮劇,在徽淮同台時唱過徽劇,在京淮同台時唱過京劇。能文能武,戲路寬廣,博採眾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1936年名角謝長和到民樂戲院排戲, 為她取藝名為筱文艷。

1939年創造了自由調,極大地豐富了淮劇的聲腔藝術。是淮劇三大主調之一,也是其筱派藝術的主要特徵。1946年2月上海市第三屆戲劇節在天蟾舞台舉行,參與演出蘆花河,受到田漢,洪深與陳白塵等人好評。1947年10月1日,宋慶齡主持中秋遊園會,假座中央銀行俱樂部義演,筱文艷演出蘆花河。

1950年淮劇界為德本善堂時疫醫院籌募基金,假座天蟾舞台義演。筱文艷和何孔標武旭東馬麟童等演出安壽保賣身,嘉興八美等劇。梅蘭芳周信芳陳白塵熊佛西劉厚生董天民等擔任演出顧問。1952年攜千里送京娘種大麥等劇目參加中國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獲演員一等獎。與此同時演於中南海政協禮堂。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人觀看了演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4年主演現代戲海港的早晨。扮演金樹英,首演於黃浦劇場。4月,周恩來,許世友,陳丕顯在黃浦劇場觀看海港的早晨。 7月,劉少奇主席攜夫人王光美,陳毅副總理在上海藝術劇場觀看海港的早晨。2013年9月19日因突發性腦溢血在上海華東醫院辭世。

作品

編輯

代表作品有《女審》,《藍橋會》,《白蛇傳》,《牙痕記》,《海港的早晨》,《愛情的審判》等。其中藍橋會於1954年拍攝為電影,導演為謝晉。女審在1960年也被拍攝為電影。其錄製的白蛇傳於1989年分別被文化部和中國唱片廠評為金像獎和金唱片獎。

註釋

編輯
  1. ^ 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公佈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統戲劇序號031102項目編碼Ⅳ-102淮劇)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