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17地對空飛彈系統
紅旗-17(北約代號:CH-SA-15)[1]是一種從道爾-M1衍生而來的全天候、中低空、近程地對空導彈系統。[2] [3]
紅旗17 | |
---|---|
類型 | 地對空飛彈系統 |
原產地 | 中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2015-現役 |
使用方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165公斤(364磅) |
長度 | 2.9米(110英寸) |
直徑 | 0.23米(9.1英寸) |
引爆機制 | 近炸引信 |
爆炸當量 | 15 kg 高爆炸藥 |
發動機 | 火箭發動機 |
推進劑 | 固體燃料 |
作戰範圍 | 1.5 km ~ 15 km |
射高 | 10 m ~ 10 km |
速度 | 3 馬赫 |
制導系統 | 半主動雷達導引 |
發射平台 | 履帶式車輛(HQ-17)或輪式車輛(HQ-17A) |
發展
編輯1996年,中國從俄羅斯訂購了14套道爾-M1飛彈系統,並於1997年交付給中國。1999年,中國和俄羅斯簽署了另一份購買13套道爾-M1飛彈系統的合同。並在2000年交付給中國[4]
紅旗-17於2013年初左右進入解放軍陸軍服役,[5]在2015年中國軍隊首次公開該飛彈系統。[3]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展示了一種名為FM-2000的出口型號。 [6]
設計
編輯紅旗-17對道爾-M1系統進行了多項改進。紅旗-17結合了國產全地形履帶式火箭運載車、並安裝了位於搜索雷達頂部的新型敵我識別(IFF)天線以及相控陣雷達以提高抗干擾能力,並能夠與其他車輛進行數據交換。[7][6]
一個典型的紅旗-17防空連由1輛指揮車、4輛飛彈發射車、2輛NG-80裝填車、2輛NG-80彈藥運輸車和其他保障車組成。[8]雖然紅旗-17經常不使用動力車依靠自身電池運行,但它也可以從監視雷達接收敵方目標數據。[2]
紅旗-17旨在跟隨機械化部隊以提供防空掩護,並保護重要的軍事設施。[3]
武器
編輯紅旗-17飛彈在外觀上與道爾-M1相似,重量約 165 kg,長度約 2.9 米,彈體直徑約 0.23 米。攔截目標的射程則是1.5km到15km,相比道爾-M1的飛彈射程略長,射高為10m到10km。[6]飛彈制導系統包括通過跟蹤雷達、電視瞄準和發射車上的熱瞄準器進行半主動雷達制導。每輛車攜帶2×4導彈筒,共8枚導彈,隨行的 SX2306 裝填車一次可裝填4枚導彈。 [9]
火控系統
編輯每輛發射車攜帶一台PESA搜索雷達和一台AESA制導雷達。紅旗-17的PESA搜索雷達比原來的道爾-M1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更遠,探測距離可達45公里。該系統最多可以同時監視48個目標,跟蹤24個目標,並同時與2個目標交戰。其他輔助設備包括激光測距儀、熱跟蹤瞄準器和電視跟蹤瞄準器。
發射車輛
編輯紅旗-17發射車將飛彈和雷達系統集成在一個底盤上,能夠在沒有其他輔助車輛的情況下獨立運行。履帶式發射車重約 32 公噸,長 8 米,高 3.2 米,寬 4 米。根據報道,它由約750-8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最高時速約為65公里/小時,續航里程為600公里。[2]輪式發射車由東風生產,類似於白俄羅斯的MZKT-6922 6x6 輪式底盤。車重約30噸,長約 9.7 m,高 3.1 m,寬約 3.7 m。車輛包括一個全輪驅動變速器、一個中央輪胎充氣系統和一個擁有少量裝甲的車體,可以抵擋輕武器射擊和炮彈碎片。據報道,它由大約4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最高時速為8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為800公里。[10] [9]輪式車輛的一個主要改進是可以使車輛在行進間開火。
變體
編輯使用者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6 Asia.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5 February 2023.
- ^ 2.0 2.1 2.2 HQ-17 Short-Range Air Defense Missile System | Military-Today.com. www.military-today.com.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 ^ 3.0 3.1 3.2 China officially unveils cloned edition of Russia's Tor M1, the HQ-17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 army recognition. 25 January 2015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 ^ RUSSIAN TOR MISSILE SYSTEM. Russia File Defence Brief. 2008-12-08 [2008-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 ^ 红旗17导弹成中国野战自行防空系统里程碑. Sina News. 24 September 2013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5).
- ^ 6.0 6.1 6.2 CPMIEC FM-2000 Short Range Air Defense System at Air Show China 2018 | AirShow China 2018 Zhuhai News Show Daily Coverage | Defence security military exhibition 2018 daily news category. www.armyrecognition.com.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0).
- ^ HQ-17: A Classic Russian Missile With A New Chinese Twist. popsci.com. 24 April 2014 [30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August 2017).
- ^ 红旗17发射连整建制亮相 12部车辆构筑最强野战防空. Sina News. 17 November 2020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5) (Chinese).
- ^ 9.0 9.1 HQ-17A Short-Range Air Defense Missile System | Military-Today.com. www.military-today.com.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 ^ Chinese HQ-17A SHORAD air defense system deployed by PLA 78th Army Group | Defense News July 2020 Global Security army industry | Defense Security global news industry army 2020 | Archive News year.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 ^ Episkopos, Mark. China's FM-2000 Short-Range Air Defense System: A Real Threat?. The National Interest. December 29, 2018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6).
- ^ GDC. Saudi Arabia Parades Chinese HQ-17AE Air Defense Systems. Global Defense Corp. 20 August 2021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美國英語).
- ^ GDC. CASIC HQ-17AE Air Defense Systems. Global Defense Corp. 22 August 2021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美國英語).
- ^ Honrada, Gabriel. China flexes drone-killing tech at Zhuhai airshow. Asia Times. 8 November 2022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5).
- ^ Liu, Zhen. China unveils anti-drone 'hard and soft kill' system at Zhuhai air show.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9 November 2022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6).
- ^ New artillery, air-defense assets enter service with China's Xinjiang Military Command.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 ^ GDC. Saudi Arabia Parades Chinese HQ-17AE Air Defense Systems. Global Defense Corp. 2021-08-20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