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伊當
考伊當難民營(Khao-I-Dang)是位於泰國巴真府(現稱沙繳)亞蘭以北20公里處的柬埔寨難民營,建於1979年底,由聯合國難民署和泰國內務部聯合管理,是泰柬邊境上存在時間最長的難民營。
營地結構
編輯1979年11月21日,紅色高棉倒台之後,泰國東部距柬埔寨僅幾英里的樹木稀少的平原上建起了一大片由竹子和茅草搭成的房子。在沙繳的緊急難民營建立之後,泰國內務部授權聯合國難民署馬克·馬洛赫·布朗(Mark Malloch Brown)在考伊當山腳下修建第二個難民營。
考伊當營地按每1萬到1.2萬人分成了若干區域。每個區都設有專門的居住區以及提供營養補給等基礎服務的區域。
營地居民
編輯考伊當許多難民都受過良好教育,有管理、醫療、教育或專業技術方面的工作經驗,這彌補了語言方面的障礙,使難民們從一開始就能投入到營地的各項工作中。
許多柬埔寨人都能回憶起住在考伊當的日子,其中包括電影《殺戮之地》主演吳漢醫生(Dr Haing S. Ngor),1979年他曾在這裏的有400個床位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醫院工作過。影片的最後一幕就是1983年在考伊當營地吳漢醫生曾工作過的外科病房裏拍攝的。
營地服務
編輯提供足夠的食物和水是後勤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題。每天要從1-2個小時車程之外的供水點用卡車向這裏送水(營地中每人每天需要10-15升水,每位住院病人每天需要50-60升水)。
營地中的教育和醫療服務是由泰國和國際救援組織來提供的。考伊當營地很快就成為泰柬邊境上服務最完備的營地;事實上,它可能也是世界上服務最全備的難民營。到1980年初,共有37個志願機構在營地中開展工作。營地中的醫療服務主要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無國界醫生組織、泰國紅十字會、國際關懷協會、愛爾蘭康塞爾救濟會、天主教救濟服務組織、國際救濟委員會、美國難民委員會、基督教宣道會、樂施會、國際助殘組織、馬蒂沙國際組織和青年使命團來提供。
營地醫院
編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第一個治療重傷患者的邊境外科醫院就選擇設在考伊當,最初患者以戰傷者為主,但後來就診病人中出現大量的地雷受害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醫院於1979年11月27日開始治療病人並且在最初的54天就開展了521台外科手術,其中有162台戰傷外科手術(包括22台截肢手術)。總的來說,80%的手術屬於創傷方面的緊急手術,其餘是為緩解劇痛或大出血而實施的手術。在頭兩個月中,平均每天都要做9.5台手術,最多的時候要做16台手術。
營地的關閉
編輯隨着考伊當營地居民陸續到其他國家定居,營地規模逐步縮小。1993年3月3日在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行動期間,營地正式關閉,營地中剩下的人被轉移到第二難民營(Site Two Refugee Camp)等待返回柬埔寨。在閉營儀式上,聯合國特使塞爾吉奧·維埃拉·德梅洛(Sérgio Vieira de Mello)稱考伊當營地是柬埔寨人大規模出逃和國際人道應對活動 「強有力的悲劇性標誌」。
外部連結
編輯http://www.icrc.org/WEB/CHI/sitechi0.nsf/htmlall/cambodia-interview-0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