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彈布爾(1900年—1957年)本名肉孜·艾則木[1]維吾爾族新疆伊寧市人,彈布爾演奏家。[2]

生平

編輯

肉孜彈布爾生於小商人家庭。父親艾則孜阿洪熱愛藝術,經常帶肉孜彈布爾參加麥西熱甫等民間文藝活動。肉孜彈布爾隨老藝人學習彈布爾演奏技巧。16歲時演奏已爐火純青,人稱「肉孜彈布爾」(意為彈布爾演奏家肉孜)。當時,伊犁地區包括肉孜彈布爾在內的一批音樂家,隨喀什來的十二木卡姆大師穆罕默德毛拉(卡茹相阿洪)學習十二木卡姆。肉孜彈布爾在五年內掌握了十二木卡姆的達斯坦、麥西熱甫等部分,但還未學習十二木卡姆中的穹乃額曼(大曲),穆罕默德毛拉便逝世了。[2]

1917年至1934年間,肉孜彈布爾在民間演唱民歌、木卡姆並傳授木卡姆。1934年,伊犁地區成立文藝團體,肉孜彈布爾應聘任樂隊隊長。1934年(一說1937年[1]),該團首次將維吾爾劇《艾里甫與賽乃姆》搬上舞台,肉孜彈布爾用木卡姆音樂為該劇譜曲。後來,伊犁地區排演大型維吾爾劇《帕爾哈德與西琳》、《塔依爾與祖合拉》等,肉孜彈布爾負責劇目的音樂創作。抗日戰爭時期,肉孜彈布爾為黎·穆塔里甫的詩歌譜曲,廣為傳唱。新疆三區革命時期,肉孜彈布爾用木卡姆音樂整理並創作了許多歌曲,讚頌三區革命和人民英雄。1934年至1944年,肉孜彈布爾在伊寧市藝術團工作。1944年至1957年在伊犁地區文工團工作。1951年,他和民間歌手阿布都外里·加如拉應邀到烏魯木齊,參加了他自己繼承和演唱的伊犁十二木卡姆的錄音和灌制唱片工作。[2]當時,有關部門先後在1951年7月、1954年8月,分兩次先後把吐爾迪阿洪、肉孜彈布爾等民間藝人、木卡姆演奏家請到烏魯木齊,將絕大部分十二木卡姆錄音。音樂家萬桐書首次將十二木卡姆用五線譜記錄下來。[3]

肉孜彈布爾曾在伊犁地區辦過三期學唱木卡姆的培訓班。 肉孜彈布爾不僅擅長演奏彈布爾,而且對演奏其他維吾爾樂器如薩塔爾都塔爾艾捷克乃依蘇乃依等都很擅長。1956年,肉孜彈布爾赴北京參加中國音樂家協會成立大會並當選該協會理事。他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委員。[2]

1957年,肉孜彈布爾病逝,享年57歲。[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周吉、周建國、吳壽鵬,新疆歌劇史略(之一)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4(4):49-55
  2. ^ 2.0 2.1 2.2 2.3 2.4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 (西北地區卷),民族出版社,1999年
  3. ^ 东方音乐文化的一大奇迹,光明网,1999-12-23. [2016-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