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溢價之謎

股權溢價之謎(英語:equity premium puzzle)是指股票收益率遠高於無風險資產如國債券收益率的現象。這一術語由拉堅尼希·梅赫拉英語Rajnish Mehra愛德華·普雷斯科特於1985年提出。[1][2] 在他們之前1982年的題為「A test of the intertemporal asset pricing model」的文章中,作者發現在某種可以顯示美國商業週期波動的標準一般均衡理論模型中,可以推出一個低於1%的理性風險厭惡水平下的股權溢價,這個數據和歷史數據中平均6%的股權溢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根據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股權溢價取決於風險厭惡系數以及資產收益與消費成長的協方差。梅赫拉與普雷斯科特通過研究美國的歷史數據發現,消費成長的波動很小,因而其與收益間的協方差也很小,故只有異常高的風險厭惡系數才能解釋股權溢價。這便被稱為「股價溢價之謎」。這一發現引發了此後金融學宏觀經濟學領域的大量研究,不同學者從行為財務學、流動性、市場摩擦等眾多不同角度對股權溢價之謎提出了理論解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ehra, Rajnish; Edward C. Prescott. The Equity Premium: A Puzzle (PDF).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15 (2): 145–161 [2017-02-18]. doi:10.1016/0304-3932(85)9006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7). 
  2. ^ Handbook of the Equity Risk Prem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dited by Rajnish Meh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