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停戰協定
1944年9月19日,以芬蘭為一方,以蘇聯和英國為另一方簽署了《莫斯科停戰協定》,結束了繼續戰爭。 [2] 停戰協議恢復了1940年的莫斯科和平協定,並作了一些修改。
類型 | 雙邊條約 |
---|---|
簽署日 | 1944年9月19日 |
簽署地點 | 蘇聯莫斯科 |
最初簽署者 | |
批准者 |
|
1947年,芬蘭在巴黎簽署與大多同盟國國家簽署巴黎和平條約。
和平條件
編輯和平條件與1940年的莫斯科和平協定中商定的條件相似。芬蘭割讓卡累利阿和薩拉的部分領土,以及芬蘭灣的一些島嶼。新的停戰協議還將佩琴加地區割讓給蘇聯,芬蘭還被迫將波爾卡拉租借給蘇聯,租期為50年(但在1956年交還芬蘭)。 [1]
其他條件包括芬蘭在六年內以各種商品的形式向蘇聯支付300,000,000美元(今為$52億美元)作為戰爭賠償。[3] 芬蘭還同意使芬蘭共產黨合法化(在其對黨章進行了一些修改之後),並取締蘇聯認為是法西斯主義的政黨。 [4] 此外,蘇聯認為對戰爭負有責任的人必須被逮捕和審判,最著名的案件莫過於里斯托·雷蒂一案。 [5] 停戰協議迫使芬蘭將德國軍隊驅逐出其領土,導致拉普蘭戰爭的發生。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Return of Porkkala by Soviets 50 years ago had strings attached. Helsingin Sanomat. 25 January 2006 [2022-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9).
- ^ Armistice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on the one hand, and Finland on the other. [2022-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3).
- ^ (芬蘭語) Last war reparation train crossed Finnish-Soviet border 50 years ago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6-04. Helsingin Sanomat 3 September 2002
- ^ (芬蘭語) Jukka Nevakivi (2006) Jatkosodasta nykypäivään. (From Continuation War to Today. In: Suomen poliittinen historia 1809–2006. WSOY, Helsinki
- ^ Jakobson, Max (former Finnish Ambassador to the UN) Finnish wartime leaders on trial for "war guilt" 60 years ag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elsingin Sanomat International edition, 28 October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