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機場事件

1937年8月9日发生于中国上海的中日冲突

虹橋機場事件,日方稱「大山事件」,是1937年8月9日發生在中華民國上海的一次中日衝突事件。當天下午,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齋藤要藏兩人駕車衝向軍用的虹橋機場,被中國機場衛兵擊斃。此次事件被視為淞滬會戰的導火線之一。

調查虹橋機場事件的日軍

背景

編輯

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後,中日雙方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劃定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駐軍在上海附近的活動範圍因此受限,僅駐有兩個保安團、警察單位及虹橋機場守備連,而日軍在租界的虹口、楊浦駐兵甚多。雙方為探清各自兵力,開展了大量的偵查活動。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上海附近的事態日益緊張,中國軍隊加強了淞滬地區的武裝力量。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治中為防止日軍在發生衝突時奪取虹橋機場,安排其指揮的國軍第二師補充旅換上憲兵服裝,從蘇州乘火車到達上海,進駐虹橋機場以保安隊身份負責守衛。為掩蓋行動痕跡,警備司令部與日本領事館協商約定日軍經過華界需事先通知中方。但最終該行動被日本海軍陸戰隊發現,並安排兩人前往虹橋機場調查中國正規軍的行動。[1]

經過

編輯
大山勇夫
齋藤要藏

1937年8月9日下午五時半,駐日本豐田紗廠的陸戰隊西部派遣隊大山勇夫中尉和擔任駕駛員的一等水兵齋藤要藏駕駛軍用汽車沿虹橋路沖至虹橋機場入口,欲強行進入機場。才升上校的機場保安團團長符岸壇立即向總團長吉章簡報告,吉章簡再向張治中報告,張治中下令格殺,於是京滬警備司命令符岸壇向兩人開鎗,兩人被擊斃。第二天,軍方為息事寧人,將符岸壇撤職。[2][3]駐軍遂電話通報淞滬警備司令部。警備司令部安排了一名死囚犯身着憲兵服裝,將其槍斃在虹橋機場門口。並向南京軍事委員會報告兩名日軍越過警戒線闖入機場並擊斃衛兵,後遭還擊斃命。事件發生後,上海市長俞鴻鈞和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周珏分別向日本駐滬總領事和日本海軍通話,日方先聲明未有軍人外出,後稱大山勇夫為酒後私自外出。當晚十時,俞鴻鈞與赴日總領館交涉並敘述事件經過,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以避免事態擴大,日方亦表示同意。[1]

後續

編輯

8月10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為闖入機場道歉,但要求中國解散保安隊,並拆除防禦工事。當天警備司令部與日本軍方人員共同派人到虹橋機場查看,並將日軍及死囚屍體送交上海法醫研究所檢驗。由於日方發現死囚捆綁痕跡,槍痕亦與日軍所用不符,因而對中方陳述表示懷疑。

8月11日下午4時,上海市政府、上海警備司令部、日本駐滬領事館、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就事件進行談判。日方態度趨向強硬,聲稱日本全國對該事件極為震動,要求保安隊撤軍並拆除防禦工事。中日雙方態度強硬,談判並未取得進展,輿論亦使事態日益激化。日本在8月10日運送增援部隊到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在12日晚陸續登陸,且在楊樹浦閘北虹口一帶佈防,日本海軍第二艦隊在11日到達上海。到12日止,調集淞滬的日艦已達30餘艘,海軍及陸戰隊1.5萬之眾。

11日晚9時中方在得知第二艦隊到達上海後,南京統帥部下令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二師補充旅推進至上海,並於12日清晨到達。日本領事館指控調兵行為違反了《淞滬停戰協定》,英美使節對此進行了調停,中方因而下令暫停攻勢。

12日,中日雙方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會議廳召開了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會議,日方指責中方修築防禦工事違反停戰協定,中方指責日方調動軍艦、補充軍備對中國產生了威脅,會議無果而終。

13日,日本陸海軍沿上海北四川路、軍工路一線發動全面進攻,並以軍艦炮擊閘北,是為八一三事變。兩軍前哨部隊在八字橋遭遇,易謹營長向日軍射擊。14日,淞滬會戰爆發。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淞沪会战的导火索——虹桥机场事件》,许述、崔军,《文史精华》2006年第08期. [201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 ^ 丘秀芷. 兩岸史話-無名英雄真烈士 飄泊孤雛不忘國(二). 中國時報. 2016年8月10日 [2017年8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11日). 
  3. ^ 符立中. 一個台北青年的上海探險. 新民晚報. 2011年9月12日 [2017年8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