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學
西夏學或西夏研究是指通過研究西夏文獻來研究西夏人的歷史,藝術和語言的學科[1][2] 。由於西夏語是一種死語,西夏學研究的基礎亦因而轉為西夏語的研究和西夏文字的解讀。
歷史
編輯西夏人在中國的西北方建立了西夏國(1038-1227),並最後被蒙古人滅亡。 西夏文字於1036年創造,並且在西夏國和元朝(1271-1368年)時廣泛應用於於印刷書籍和碑文上。而西夏語則滅絕於明朝(1368-1644)間。最近期以西夏文書寫的例子是兩枝豎立在河北保定的1502年製西夏文石幢[3][4] 。在清代(公元1644-1911年)所有西夏人的語言和文字都已經丟失,也沒有任何宋,元,明,清的文獻保存西夏文。直到19世紀,西夏語和西夏文才重新發現。
參考文獻
編輯- ^ Nie, Hongyin. Tangutology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Monumenta Serica. 1993, 41: 329–347 [2018-11-26]. ISSN 0254-99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 ^ Kessler, Adam T. So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on the Silk Road. Volume 27 of Studies in Asian Art and Archaeology. Brill. 2012: 21 [2018-11-26]. ISBN 97890042185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 ^ Dunnell, Ruth. The Hsia Origins of the Yüan Institution of Imperial Preceptor. Asia Major. 3rd series. 1992, 5: 85–111.
- ^ Ikeda, Takumi. Exploring the Mu-nya people and their language. Zinbun. 2006, (39): 1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