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摩爾遠征(英語:Seymour Expedition)是八國聯軍於1900年在中國為保護北京城中的本國外交人員及公民免遭義和團拳民傷害而發動的一場軍事行動。最終,中國軍隊擊敗西摩爾遠征軍,迫使其撤回天津

西摩爾遠征
義和團運動的一部分

西摩爾海軍上將帶領傷員撤回天津
日期1900年6月10日–28日
地點
中國天津
結果 中國勝利[1]
參戰方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德意志帝國
 俄羅斯
 法國
 美國
 日本
 意大利
 奧匈帝國
 清朝
義和團
指揮官與領導者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愛德華·西摩爾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戴維·貝蒂
德意志帝國 圭多·馮·烏澤多姆德語Guido von Usedom (Admiral)
俄羅斯帝國 尼古拉·連納維奇
鮑曼·H·麥卡拉英語Bowman H. McCalla
大日本帝國 山下源太郎日語山下源太郎
意大利王國 卡洛·卡內瓦意大利語Carlo Caneva
奧匈帝國 格奧爾格·馮·特拉普
清朝 董福祥
清朝 馬福祿
清朝 馬福祥
清朝 馬海晏
清朝 姚旺
清朝 聶士成
倪贊清
兵力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海軍陸戰隊 916人
德意志帝國 陸軍 540人
俄羅斯帝國 水兵 312人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水兵 158人
美國 海軍陸戰隊 112人
大日本帝國 水兵 54人
意大利王國 陸軍 40人
奧匈帝國 水兵 25人
共計2,157人
甘軍 3,000人
拳民 2,000人
傷亡與損失
62人陣亡
232人負傷[2]
502-600人陣亡
1900–1901年間的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歷史背景

編輯
 
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

1900年5月及6月間,義和團拳民開始有組織地向京師進發,清廷對拳民問題很是為難,最怕這些人扛起反清之旗幟。另外,東西洋列強的在華公民以及華北地區的中國基督教徒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都受到了義和團的嚴重威脅。各國駐京公使館都開始請求國家派兵援助。5月31日,來自八國聯軍的400餘名海軍陸戰隊員及海軍官兵進入京師,[3]但拳亂愈演愈烈,這些部隊顯然人數不足。6月9日,英國駐華使臣竇納樂爵士給皇家海軍中國艦隊司令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海軍中將發去電報,稱北京局勢已非常嚴峻,必須調遣部隊上岸向這座清帝國的都城進發。[3]

西摩爾在收到電報的24小時之內就從各列強海軍的艦上人員中組織起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遠征軍,準備從距北京75英里遠的天津用鐵路將部隊輸送到位。[4]遠征軍中共有916名英軍、455名德軍、326名俄軍、158名法軍、112名美軍、54名日軍、41名意軍以及26名奧匈軍。[4]西摩爾的參謀長是約翰·傑利科上尉。遠征軍中的美軍部隊指揮官是美國海軍上尉鮑曼·H·麥卡拉英語Bowman H. McCalla

身在北京的各國外交人員估計西摩爾會在6月11日帶兵趕到,西摩爾遠征軍在起兵時未得到清廷許可,因此他們發起的這場軍事行動已構成對中國的武裝入侵,中方果斷做出了反應。

向北京進軍

編輯

6月10日上午,西摩爾麾下的遠征軍乘五列火車從天津出發,直奔北京。當日,遠征軍在路途的前25英里中未遭任何變故,在楊村經橋樑跨越海河聶士成和他的上千名士兵雖然就駐紮在當地,但未對八國聯軍進行任何抵抗,[5]背後的原因是滿族大臣榮祿想要搶功,打算先破壞鐵路,再獨自率部抓獲所有京城中的外國使者,於是便給聶士成下達了前後矛盾的命令,後者的部隊就這樣把洋人的軍隊從眼皮子底下放走了。[6]接下來的幾天對洋人們來說過得十分漫長,西摩爾遠征軍在前進途中不僅得維修鐵軌,還得抗擊圍攻列車的義和團。6月14日,幾百名裝備着刀劍、紅纓槍以及異常笨重的抬槍的拳民對西摩爾遠征軍發動了兩場進攻,最終只打死了5名意軍士兵。其中一場戰鬥結束後,美軍在戰場上一共統計到102名拳民屍體。[7]

清廷得知西摩爾帶兵進犯京師後改變了此前的態度,決定將拳民納入清軍,派兵迎擊八國聯軍。[8]

 
西摩爾遠征路線

廊坊阻擊戰

編輯

董福祥將軍及其麾下的甘軍(甘肅的回族士兵組成的部隊)負責伏擊來犯都城的洋人。馬福祥將軍與馬福祿將軍親自製定計劃,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對敵方展開鉗形攻勢。[9]6月18日,駐紮在北京南郊的Hunting Park的董福祥部對多個地點發動進攻,其中就包括廊坊。甘軍及義和團共有約5000人,其中還有配備着現代化來復槍的騎兵。[10][11]八國聯軍擊退了中方的進攻,德軍部隊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最大,以7死57傷的代價打死上百名敵軍。甘軍損失200餘人,義和團也損失了200餘人。最終,西摩爾及其屬下軍官由於傷兵需要有人照顧、補給品缺乏以及中方還可能繼續進攻等因素決定撤回天津。[12][13]中國軍隊在廊坊發動的突然襲擊正是對兩天前發生的大沽口炮台之戰的回應,清廷在大沽口炮台之戰後才做出反擊西摩爾遠征軍以及徹底清除列強在華北的勢力的決定。[14]

廊坊戰役中,僅裝備着刀劍和紅纓槍的義和團拳民對英美部隊發動了衝鋒,英軍的主要武器為李-梅特福德步槍英語Lee–Metford,美軍的主要武器則是M1895李氏海軍步槍英語M1895 Lee Navy。當時曾有一名拳民在近距離被一名英軍打中4槍後才倒了下去。美軍上尉麥卡拉也在戰後報告稱一發步槍彈根本無法擊倒一名拳民,必須有多名士兵對其進行齊射才有效。[15]

八國聯軍的撤退

編輯

在西摩爾的命令下,遠征軍的五列火車全部沿原路返回天津,但到了海河才發現中國人已經把他們之前經過的橋摧毀了。現在擺在遠征軍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乘船渡過海河,之後沿着鐵路徒步行軍18英里,抵達天津;二是沿着海河徒步行軍30英里抵達天津。主要由海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最終決定沿河行軍,雖然他們都知道第一條路更短且沿途基本都是開闊地帶。在這第二條路上,海河沿岸都是人口密集的村莊,每隔1.5英里就會有義和團拳民從民居中衝出來發動襲擊。[16]

西摩爾遠征軍沿海河的撤退之路漫長而又艱難,他們在撤退首日僅走了3英里。參謀長傑利科上尉也受了重傷,險些喪命。[17]6月22日,遠征軍已耗盡了軍糧,平均每人的剩餘子彈數量不足十發,只有攜帶了更多彈藥的美軍的狀況稍好。但據說整支部隊從未想過投降。[18]

若非突遇巧合,西摩爾的2000名士兵很可能會在撤退途中全軍覆沒。6月23日,西摩爾遠征軍來到了距天津6英里處的清軍西沽武庫,出於不明原因,整個要塞幾乎無人防守。遠征軍把這座軍火庫當成了避難所,補足了彈藥,還找到了一些食物。意識到已經鑄成大錯的清軍之後想要把西摩爾的部隊趕出去,但後者在得到喘息之機後擊退了中國人的進攻。[19]

一名英國人僱傭的中國僕人在混亂中逃到了天津,告知當地洋人西摩爾遠征軍急需救援。6月25日,一支2000人的救援部隊離開天津,前往西沽武庫,於次日護送西摩爾遠征軍返回天津。中國軍隊沒有在此期間繼續攻擊敵軍。一名傳教士對遠征軍回到天津時的情況進行了如下描述:「我到死也不會忘記這一天,風塵僕僕、疲憊不堪的士兵們排着長長的隊列進了城,得不到足夠的糧食配給,日復一日地戰鬥了兩個星期……好心的民婦們拎着一桶桶的茶水犒勞他們,那幫可憐的軍人們當時的樣子就跟從來沒喝過水一樣,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20]西摩爾遠征軍的2000名官兵中共有62人在行動中陣亡,232人受傷。[2]

在北京,外國公使館中的洋人們依舊身處重圍之中,對西摩爾遠征軍的失敗一無所知,還盼望着他們會來救自己。[21]就連清政府當時都不知道自己的軍隊擊退了西摩爾遠征軍。[22]

評價

編輯

部分西方學者將西摩爾遠征稱作一場「慘敗」與「恥辱」。[23]西摩爾在事前低估了對手,以為不會遇到強烈抵抗就能進入北京。結果「西摩爾遠征軍成了義和團和清軍的活靶子,這幫援軍反倒需要別的部隊去救他們了」。[24]同時,義和團和清軍在北京對東西洋軍民進行了長達55天的圍困,西摩爾遠征失敗後,八國聯軍用了一個多月才重新組織起一支規模更大、裝備更好的援軍,以解東交民巷之圍。

在西摩爾遠征中,衝向敵陣的義和團拳民只裝備着刀劍、紅纓槍、來復槍以及抬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只是年輕人和普通農民,與職業軍人的素質相去甚遠。有時,拳民會在戰場上裝死,再對放鬆了警惕的敵軍發起突然襲擊。曾有一名叫Bigham的八國聯軍士兵稱義和團拳民「無所畏懼、毫不猶豫」。[25]

出於多種原因,西摩爾遠征最終失敗。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西摩爾極大地低估了中方的抵抗能力。[26]英國雜誌《旁觀者》指出,「遠征軍以為無論規模多小的歐洲軍隊都能擊敗人數比他們多得多的中國軍隊」。[27]其他原因還包括遠征軍與天津指揮部之間缺乏聯絡,電報通訊被切斷後,八國聯軍過於依賴鐵路運輸,卻不能對鐵路線進行足夠的保護,西摩爾海軍中將在這個遠征計劃上表現出的短視與無謀給接下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28]

引用

編輯
  1. ^ Paul A. Cohen.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49 [2010-06-28]. ISBN 0-231-10651-3. 
  2. ^ 2.0 2.1 Fleming, p. 89
  3. ^ 3.0 3.1 Harrington 2001,第34頁.
  4. ^ 4.0 4.1 Leonhard 2011,第11頁.
  5. ^ Marina Warner. The dragon empress: life and times of Tz'u-hsi, 1835-1908, Empress dowager of China illustrated, reprint. Cardinal. 1974: 227 [2011-09-01]. ISBN 0-351-1865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6. ^ Leonhard 2011,第12頁.
  7. ^ Thompson, Larry Clinton. William Scott Ament and the Boxer Rebellion: Heroism, Hubris, and the Ideal Missionary.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9, p. 61
  8. ^ Jonathan R. Adelman, Zhiyu Shi. Symbolic war: the Chinese use of force, 1840-1980. Volume 43 of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ish monograph seri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1993: 132 [2011-09-01]. ISBN 957-9368-2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9. ^ 马福祥, China LX Net,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中文) .
  10. ^ Arthur Henderson Smith. China in Convulsion 2. Fleming Revell. 1901: 441 [201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1. ^ Ralph L. Powell. Ris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Pow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113– [2021-09-06]. ISBN 978-1-4008-788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8). 
  12. ^ Davids, p. 107.
  13. ^ Bacon, Admiral RH The Life of John Rushworth, Lord Jellicoe. London: Cassell, 1936, p. 108
  14. ^ Davids, p. 83; Fleming p. 103
  15. ^ Robert B. Edgerton. Warriors of the Rising Sun: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WW Norton & Co. 1997: 72 [2010-11-28]. ISBN 0-393-04085-2. 
  16. ^ Thompson, p. 103
  17. ^ Bacon, 109-111
  18. ^ Wurtzbaugh, Lt. Daniel W. "The Seymour Relief Exped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U.S. Naval Institute, June 1902, p. 215
  19. ^ Bigham, Charles Clive. A Year in China. London: Macmilian, 1901, p. 187
  20. ^ Bacon, p. 116
  21. ^ Nat Brandt. Massacre in Shansi.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81 [2011-09-01]. ISBN 9780815602828. 
  22. ^ Peter Fleming. The Siege at Peking: The Boxer Rebellion. Dorset Press. 1990: 97 [2011-09-01]. ISBN 0-88029-4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23. ^ Marilyn Blatt Young. The rhetoric of empire: American China policy, 1895-1901. Volume 36 of Harvard East Asian se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147 [2011-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24. ^ Leonhard 2011,第13頁.
  25. ^ Diana Preston. The boxer rebellion: the dramatic story of China's war on foreigners that shook the world in the summer of 1900. USA: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0: 94 [March 4, 2011]. ISBN 0-8027-13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26. ^ Paul Henry Clements. The Boxer rebellion: a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view, Volume 66, Issues 1-3.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15: 134 [2011-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Report of Seymour to Admiralty, China No. 3 (1000), no. 219.  |issue=被忽略 (幫助)
  27. ^ Lanxin, Xiang.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War: A Multinational Study. Routledge. 2003: 265 [2021-09-06]. ISBN 0-7007-15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8). 
  28. ^ Elliott, Jane E. Some Did It for Civilisation Some Did It for the County: A Revised View of the Boxer War.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62-996-066-4. 

參考資料

編輯
  • Harrington, Peter. Peking 1900: The Boxer Rebellion. Oxford: Osprey. 2001. ISBN 1-84176-181-8. 
  • Leonhard, Robert R. The China Relief Expedition Joint Coalition Warfare in China Summer 1900 (PD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2011 [2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2-06). 
  • Thompson, Larry Clinton (2009), William Scott Ament and the Boxer Rebellion: Heroism, Hubris, and the Ideal Missionary, Jefferson, NC: McFarland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78-0-7864-4008-5
  • Xiang, Lanxin.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War: A Multinational Study. Psychology Press. 2003. ISBN 0-7007-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