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假說,又稱監控模型,是語言學家史蒂芬·克拉申於20世紀7、80年代提出的五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克拉申原來將輸入假說作為五個假說之一,但是後來輸入假說成為了這一組假說的名稱。這些假說分別為:輸入假說習得-學得假說監控假說自然順序假說情感過濾假說。輸入假說最早發表於1977年。[1][2]

該假說強調語言學習者獲得的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認為理解書面語言或口語是增加語言能力的唯一方法,而語言的輸出則對學習者的語言能力沒有影響。另外,克拉申還認為語言能力只有在下意識「習得」的時候才會增長,而「學得」的東西不可能成為自發語言(spontaneous language production)。最後,學習效果和學習者的心情有很大關係,如果壓力較大或不想學習則學習效果會受到影響。

克拉申的理論對語言教育有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美國。但是同時也被一些學者批評。兩種主要的批評意見認為該假說無法由試驗證明,而「學得」和「習得」的區別未被證實。

綜述

編輯

克拉申提出的五個假說包括:

  • 輸入假說:學習者在理解了比其現有水平難度略高的語言輸入後語言能力會發生提高。
  • 習得-學得假說:習得和學得有明顯的區別,習得是一種無意識的過程,學得則是有意識的,而語言能力只能習得,不能學得。
  • 監控假說:學得的語言只能用於監控語言的輸出,不能用於創造自然語言(spontaneous speech)。
  • 自然順序假說:語言是按照特定順序習得的,這個順序不隨學習者改變,不會因教學的順序而改變。
  • 情感過濾假說:學習者的負面情緒,如恐懼或尷尬會降低他習得語言的能力。

克拉申把"難度略高"的輸入稱為「i+1」。如果「i」指現有語言能力和語言外知識,則輸入假說認為,從狀態「i」到「i+1」的進步是通過理解包含「i+1」內容的輸入獲得的。其中,語言外知識包括我們對於世界、語境等的理解。「+1」則是我們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新知識或語言結構。[3]但同時,這種輸入必須是可理解的。[3]

輸入假說的三個推論

編輯
  • 對話(輸出)無法起到練習目的。
    克拉申認為使用目標語言說話無法形成語言習得。儘管說可以間接輔助語言習得,但是說的能力不是語言習得的原因。相反,可理解輸出是語言習得的效果(effect)。[3]
  • 如果有充足的可理解輸入,就會有"i+1"輸入。
    如果語言材料和教室能夠提供充足的可理解輸入,則學習者已經準備好學習的語言結構就會出現在這些輸入中。而在提高語法使用準確性上,提供可理解輸入是比直接進行語法教學更好的方法。[4]
  • 教學順序不需要根據特定順序確定。
    學習者會通過接受可理解輸入以自然順序學習語言。[3]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Krashen, Stephen. 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monitor model. Brown, H; Yorio, Carlos; Crymes, Ruth (編).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rend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SOL '77: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leven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iami, Florida, April 26 – May 1, 1977. Washington, DC: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1977: 144–158. OCLC 4037133. 
  2. ^ Byram, Michael.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aylor & Francis. 2001: 413–415 [14 September 2012]. ISBN 978-0-415-1208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3. ^ 3.0 3.1 3.2 3.3 Krashen, S. (2003). 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 Portsmouth: Heinemann.
  4. ^ Krashen, S. (2003). 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 Portsmouth: Heine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