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卜土

马里城市

添卜土柏柏爾語ⵜⵉⵏⴱⵓⴽⵜⵓ;英語:Timbuktu;法語:Tombouctou[5],亦作廷布克圖[3]廷巴克圖[2]通布克圖[3]通布圖[2],是西非馬里共和國的一個城市,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尼日爾河北岸,歷史上曾是伊斯蘭文化中心之一,現在的居民主要為桑海族、此外還有圖阿雷格族阿拉伯人。2009年人口超過5萬人。

添卜土
Tombouctou
城市
 轉寫
 • Koyra Chiini:Tumbutu
添卜土桑科雷清真寺
添卜土桑科雷清真寺
添卜土在馬里的位置
添卜土
添卜土
在馬里的位置
坐標:16°46′24″N 2°59′58″W / 16.7733331°N 2.9994439°W / 16.7733331; -2.9994439
國家 馬里
地區添卜土區
建立12世紀
海拔261 公尺(856 英尺)
人口(2009年)[1]
 • 總計54,453人

歷史

編輯

添卜土在地理上位於北非阿拉伯人柏柏爾人文明和黑非洲黑人文明的交匯點,因此商業往來頻繁,民族成分複雜,歷史上是一個交通要道、文化中心,許多穆斯林學者和聖徒在此定居,許多著名的書籍是從這裏寫出和流傳的。

最早在10世紀時,添卜土就是一處圖阿雷格人的季節性聚居地,由於其位於水陸交通要道,黃金象牙奴隸食鹽在此集散,逐漸形成一座富庶的城市。當時,城市由加納帝國統治,同時為眾鄰覬覦。1324年,馬里帝國佔領了添卜土。1468年桑海帝國又征服了添卜土,並沿着尼日爾河擴大自己的領土,添卜土很快就成為帝國的中心城市。當地的商業、文化臻於鼎盛。1591年,配備從歐洲人那裏得到的火器武裝的摩洛哥人佔領了添卜土。1670年又被班巴拉王國統治。1787年圖阿雷格人捲土重來。1894年被法國佔為殖民地要塞[6],成為法屬西非的首府。1960年,歸屬於新獨立的馬里共和國,成為北部添卜土區的首府。20世紀90年代當地圖阿雷格人暴動,要建立自己的城市國家,直到1996年才完全平復。

在16世紀到18世紀時,添卜土是非洲的文化中心之一,有多所伊斯蘭學校,每所學校都由一位伊瑪目獨立領導,教導古蘭經,還包括邏輯學天文學歷史等科目,學者們著書立說。這裏的圖書館收集了大量的著作,包括西非文明的最高成就。最多時有120所圖書館。當時西非諺語說:「鹽來自北方,黃金來自南方,阿拉的教導和智慧的寶藏來自添卜土。」添卜土的財富傳說刺激了歐洲人來此探險,殖民者佔領添卜土後,大量的文獻掠奪到巴黎倫敦等地,也有的被藏入沙漠洞窟中。

從歐洲人到達後,海上商業道路通航,添卜土的地位下降,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現在只是一個貧窮的城市。但由於其歷史的光輝,仍然是吸引旅遊者觀光的地點,同時也是七座伊斯蘭教聖城之一[來源請求]。目前添卜土的觀光的點包括有1327年修建的津加雷貝爾清真寺(Mosquée Djingareyber)、已經成為一座博物館的修建於15世紀的西迪·葉海亞清真寺(Mosquée de Sidi Yahia)和曾經是一所大學的桑科雷清真寺(Mosquée de Sankoré)。

2012年4月,添卜土被北方叛軍攻佔,其後伊斯蘭武裝組織控制了添卜土。

2013年1月28日,法國與馬利的聯軍宣佈奪回添卜土。伊斯蘭武裝組織撤退前在艾哈邁德·巴巴圖書館英語Ahmed Baba Institute縱火並燒燬了一些古老歷史文件。[7]

氣候

編輯

當地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氣候乾熱。4至6月氣溫最高,可達40°C以上,12月至次年2月氣溫稍低,但總體上平均氣溫仍高於30

世界遺產

編輯
添卜土
世界遺產
 
官方名稱Timbuktu(英文)
Tombouctou(法文)
位置  馬里非洲
標準文化:(ii)(iv)(v)
參考編碼119
登錄年份1988年(第12屆會議
列為瀕危1990年—2005年;2012年至今

1988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部分區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8],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裏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 (v)代表某一個或數個文化的人類傳統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範-特別是因為難以抗拒的歷史潮流而處於消滅危機的場合。

在此之前的1979年,由於缺乏恰當的劃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批准申請。[9]1990年至2005年,曾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流行文化

編輯

歐美人士常將添卜土(Timbuktu)想像為神秘之地。在2006年一項對英國青年人的調查中,34%並不認為添卜土是真實存在的,其餘66%則認為添卜土是一個神話般的地方[10]。在英語詞典中,「添卜土」一詞至少從1863年起即已成為「遙不可及之地」的隱喻[11],添卜土也因為遙遠這一特性而出現在部分影視作品中。1970年華特迪士尼影片動畫電影《貓兒歷險記》中,管家艾吉試圖將主人家裏的幾隻貓送到添卜土,但自己反而被裝箱運走,此片亦誤將添卜土標記為法屬赤道非洲屬地,而非法屬西非屬地[12]。添卜土也是1959年電影《添卜土英語Timbuktu (1959 film)》和2014年電影《添卜土》的故事背景。

友好城市

編輯

通布克圖與以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13]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esultats Provisoires RGPH 2009 (Région de Tombouctou), République de Mali: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3) 
  2. ^ 2.0 2.1 2.2 2.3 周定國 (編). Tombouctou 通布图 [马里].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 (簡體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國家教育研究院. 廷布克圖(通布克圖) Timbuktu (Tombouctou).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辭暨書資訊網.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中文). 
  4. ^ 周定國 (編). Timbuktu *廷巴克图 (通布图的旧称) [马里].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 (簡體中文)
  5. ^ Sharon Man(翻譯). 聯合國難民署對於在馬里惡化的情況十分關注. 聯合國難民署(香港). 2012-04-10 [201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中文). 
  6. ^ 徐濟明. 西非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 《西亞非洲》. 1986年, (1): 38-41. CNKI XYFZ198601005 . 
  7. ^ Euphoria as French, Malian troops take historic Timbuktu. France 24. 2013-01-28 [2021-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3) (英語). 
  8. ^ Report of the 世界遗产委员会 Twelfth Session,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 Report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 Twelfth Session,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Brasilia: UNESCO, 1988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9) 
  9. ^ 國際紀念碑及遺址委員會.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 of Timbuktu Nomination (PDF). UNESCO. 1979-05-14 [2011-0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8-19). 
  10. ^ Search on for Timbuktu's twin, BBC News, 2006-10-18 [2010-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11. ^ Entry on 'Timbuktu'.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Douglas Harper. 2002 [201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 ^ Notes on The Aristoca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13. ^ Timbuktu 'twins' make first visit. BBC News.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7-10-24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