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 (廈門市)
郊區(1968年9月14日—1987年7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歷史上的一個市轄區。
1957年8月27日,成立廈門市人民委員會郊區行政辦事處,為廈門市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關,管轄禾山區和灌口區(1957年5月,自同安縣劃入廈門市,仍保留區公所,未設區人民委員會),面積443.41平方公里。1958年1月,禾山區人民委員會和灌口區公所撤銷,其所轄鄉鎮由郊區行政辦事處直接管轄;此時,郊區行政辦事處下轄19個鄉鎮。1960年4月,郊區行政辦事處所轄6個公社並為4個公社。1964年4月,增設杏林鎮,連同杏林公社劃歸郊區行政辦事處管轄。至此,郊區行政辦事處有集美、杏林2個鎮,前線、杏林、後溪、東孚、海滄、灌口6個公社,96個大隊,以及13個農場,其中10個為國營農場。
1968年9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廈門市郊區,廈門市人民委員會郊區行政辦事處改制為廈門市郊區革命委員會。1973年9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郊區設3個鎮、6個公社。1978年9月,設置杏林區,將郊區的杏林公社劃歸杏林區管轄。1984年10月,郊區所轄公社、大隊全部改為鄉(鎮)、村,恢復「文化大革命」前的鄉(鎮)、村名或更名,同時恢復灌口鎮。1986年11月,改郊區的海滄鄉為海滄鎮。1987年7月,設立湖裏區,郊區的禾山鄉及所轄11個村和江頭居委會以及開元區的湖裏街道與所轄7個居委會劃歸湖裏區;郊區禾山鄉所轄黃厝、曾厝垵2個村劃歸思明區;所轄何厝、前埔、洪文、西林、蓮坂5個村劃歸開元區;郊區改名為集美區[1][2]。
參考文獻
編輯- ^ 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厦门市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4年1月 [2024-04-15]. ISBN 7-80192-02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6).
- ^ 厦行政建置和政区演变. [202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