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伊塔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里伊塔隕石坑(Rheita)是月球正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大型撞擊坑,形成於酒海紀[1],以捷克天文學家光學安東·馬里亞·施羅伊斯·德·賴塔英語Anton Maria Schyrleus of Rheita(Anton Maria Schyrleus de Rheita)之名命名,1935年被 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接受。

里伊塔隕石坑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里伊塔隕石坑
緯度37.1°S
經度47.2°E
直徑70.8 公里
深度2.73公里
余經日出時314°
命名來源安東·馬里亞·施羅伊斯·德·賴塔英語Anton Maria Schyrleus of Rheita

描述

編輯
 
里伊塔隕石坑周邊地形,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里伊塔隕石坑西北毗鄰內安德環形山、北面坐落着雷亨巴赫環形山、東北是斯蒂維紐斯環形山,東南和西南則分別為揚環形山梅修斯環形山;緊貼隕坑西南側延伸着呈東北-西南走向,長達200公里的里伊塔月谷[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37°06′S 47°10′E / 37.1°S 47.17°E / -37.1; 47.17,直徑70.8公里[3]、深度2730米[4]

里伊塔隕石坑外觀接近圓形,外側邊緣清晰崎曲,外側壁侵蝕嚴重,坡度平緩,北部和西北側重疊着眾多大小不一的撞擊坑;隕坑內壁呈階地結構,各坡面寬度不勻,其中東部最窄。里伊塔隕石坑坑口高出周邊地形1290米[1],內部容積約4400公里³[1]。坑底表面相對平坦,分佈有許多小隕坑,中心偏西北處坐落着一座較大的中央峰。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照慣例,最靠近里伊塔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戴維·坎貝爾圖片.
里伊塔 緯度 經度 直徑
A 38.0° S 50.0° E 11 公里
B 39.1° S 52.8° E 21 km
C 35.1° S 44.2° E 8 公里
D 39.1° S 50.1° E 6 公里
E 34.2° S 49.1° E 66 x 32 公里
F 35.4° S 48.4° E 14 公里
G 40.5° S 54.3° E 15 公里
H 39.8° S 51.7° E 7 公里
L 37.7° S 52.9° E 10 公里
M 35.5° S 50.1° E 25 公里
N 35.1° S 49.5° E 8 公里
P 37.9° S 44.4° E 11 公里
  • 衛星坑「里伊塔 P」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5]
  • 衛星坑「里伊塔 E」的中央山脈雙峰高度為1000米[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Reit on the map LAC-114 (PDF).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4.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5. ^ List of craters with bright rays of the lunar system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ssociation(ALP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6. ^ Naosuke Sekiguchi, 1972. Catalogue of Central Peaks and Floor Objects of the Lunar Craters on the Visible Hemisphere.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and University Park Press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