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斯泰爾·麥克林
阿利斯泰爾·斯圖爾特·麥克林(英語:Alistair Stuart MacLean,蘇格蘭蓋爾語:Alasdair MacGill-Eain,1922年4月21日—1987年2月2日)是一名蘇格蘭小說家,他1922年生於英國蘇格蘭,在家中四個孩子中排行老三,他有過兩次婚姻和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是收養的。為了避稅,麥克林在20世紀60年代時移民瑞士。1987年,麥克林因酗酒逝於德國慕尼黑,葬於瑞士,與英國著名影星理查德·伯頓的墓地相鄰。
阿利斯泰爾·麥克林 | |
---|---|
出生 | 阿利斯泰爾·斯圖亞特·麥克林 1922年4月21日 蘇格蘭格拉斯哥Shettleston |
逝世 | 1987年2月2日 西德巴伐利亞邦慕尼黑 | (64歲)
死因 | 心肌梗死 |
墓地 | 瑞士日內瓦州塞利尼 |
國籍 | 蘇格蘭 瑞士 |
別名 | 伊恩·斯圖亞特 |
民族 | 蘇格蘭人 |
母校 | 格拉斯哥大學 |
職業 | 作家和老師 |
活躍時期 | 1955年-1986年 |
知名於 | 驚悚作品 |
家鄉 | 格拉斯哥Shettleston |
身高 | 170厘米 |
生平
編輯行伍生涯
編輯麥克林1941年-1946年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行伍生涯中,他有一半時間在英國皇家海軍狄多級輕巡洋艦「效忠號」(HMS Royalist)上度過。效忠號1943年投入大西洋戰場,他跟隨戰艦出過兩次北極護航任務。
1944年他又隨戰艦去了地中海戰區,在這裏,麥克林在一次槍炮訓練事故中受傷[1]。
1945年,效忠號加入遠東太平洋戰區,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等地執行護航任務。麥克林晚年宣稱,他曾被日軍俘獲虐待,但他兒子和他自己的傳記中都稱,這是酒後胡言。
創作歷程
編輯1946年退役後,麥克林上了格拉斯哥大學,當了一名中學老師。麥克林的創作始於就讀格拉斯哥大學期間,他寫過一些短篇小說補貼家用,其中一篇海員背景的作品獲獎,也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
1955年,應科林斯出版社的約稿,麥克林發表了小說《皇家海軍尤利西斯號》。這部作品根據其從軍經歷,也受身為商船船長的兄弟伊安啟發,發表後大受歡迎,麥克林也因此走上了創作道路。作為一個暢銷書作家,麥克林的創作致力於驚險小說,在他32部作品中,只有推廣家鄉蘇格蘭的《阿利斯泰爾·麥克林告訴你什麼是蘇格蘭》、介紹同胞的《關於阿拉伯勞倫斯的一切》和介紹同鄉的《庫克船長》的3部是非虛構類作品。輿論似乎並不視他為嚴肅文學作家,他的作品文學性也眾說紛紜。
1983年,麥克林的母校格拉斯哥大學授予他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作品特點
編輯相比《007》這類「花花公子」套路設定,他的小說長於懸念和推理,佈局中並不突出甚至沒有女性角色,完全靠「講故事」帶動閱讀趣味,也被譽為此類小說中的「硬漢派」代表。他的小說常利用政治和軍事冒險、犯罪與偵查、情報員和諜戰等線索營造戲劇衝突,背景架構貫穿二戰和冷戰,在一些作品中還有科幻色彩,比如利用地震當武器、生化武器等情節。
在20世紀60年代,他還用筆名伊恩·斯圖亞特(Ian Stuart)發表過2部驚險小說——The Dark Crusader、The Satan Bug。據說,他這麼幹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他的小說暢銷是靠「內容為王」,而不僅依賴名氣。
有意思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出版社曾用麥克林的名頭出過一套「聯合國反犯罪組織(UNACO——United Nations Anti-Crime Organization)」系列驚險小說。這些小說封面三分之一的位置醒目地印着麥克林的名字,但實際僅由他提供一個「麥克林式的故事」大綱,由其他作家代筆完成。實際上UNACO這個組織完全是虛構出來的,這些小說也並不在麥克林本人編定的他的作品目錄之中。這番景象,用專門出版麥克林作品的科林斯出版社的回應來解釋是說,「麥克林像大多數英國作家那樣,是為了生活而寫作。」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麥克林的創作數量約佔了總創作量的三分之二。這一時期,在根據他小說創作的電影《納瓦隆島大炮I》和《納瓦隆島大炮II》、《血染雪山堡》、《冰國戰雲》中,由格里高利·派克、大衛·尼文、理查德·伯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哈里森·福特等響噹噹的歐美明星出演,影響力至今不衰,這一時期可謂是麥克林的全盛時期。
漢譯本考據
編輯中國大陸尚無對麥克林的作品進行集結出版,但他29部小說中,約三分之一有中文譯本,散見於不同時期的各家出版社。目前可查的最早記錄,是《譯林》雜誌1981年推出的《海巫號》。麥克林1955年創作的首部小說《皇家海軍尤利西斯號》1982年由海洋出版社推出,被譯作《唯一的倖存者》。
台灣的星光出版社也陸續翻譯出版過一些麥克林的作品,比如《六壯士》(The Guns of Navarone)及續集《十級風暴》(Force 10 From Navarone)、《海盜覆滅記》(The Golden Rendezvous)、《鐵血軍魂》(HMS Ulysses)等。
作品
編輯年份 | 英文名稱 | 中文名稱 | 備註 |
---|---|---|---|
1955 | HMS Ulysses | 皇家海軍尤利西斯號 | |
1957 | The Guns of Navarone | 納瓦隆大炮 | 1961年本小說被拍成同名電影 |
1957 | South by Java Head | ||
1959 | The Last Frontier | ||
1959 | Night Without End | 無盡長夜 | |
1961 | Fear is the Key | 恐懼是關鍵 | |
1961 | The Dark Crusader | 使用筆名伊恩·斯圖亞特(Ian Stuart)發表 | |
1962 | The Golden Rendezvous | 黃金會合點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推出中譯本,譯名《黃金會合點》。 |
1962 | The Satan Bug | 惡魔病菌 | 使用筆名伊恩·斯圖亞特(Ian Stuart)發表 |
1962 | All about Lawrence of Arabia | 關於阿拉伯勞倫斯的一切 | 非虛構類作品 |
1963 | Ice Station Zebra | 北極站:代號斑馬 | 1968年有同名電影,2013年,華納兄弟宣佈將重拍此片,由《俠探傑克》、《刺殺希特拉》的導演克里斯托夫·邁考利執導。 |
1966 | When Eight Bells Toll | ||
1967 | Where Eagles Dare | 血染雪山堡 | 1968年本小說被拍成同名電影 |
1968 | Force 10 From Navarone | 第十分隊——納瓦隆島勇士再出擊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由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推出中譯本,譯名《第十分隊》。 1978年本小說被拍成同名電影。 |
1969 | Puppet on a Chain | ||
1970 | Caravan to Vaccarès | ||
1971 | Bear Island | 熊島 | 1979年本小說被拍成同名電影 |
1972 | Alistair MacLean Introduces Scotland | 阿利斯泰爾·麥克林告訴你什麼是蘇格蘭 | 非虛構類作品 |
1972 | Captain Cook | 庫克船長 | 非虛構類作品 |
1973 | The Way to Dusty Death | ||
1974 | Breakheart Pass | ||
1975 | Circus | ||
1976 | The Golden Gate | 金門大橋 | |
1977 | Seawitch | ||
1978 | Goodbye California | 再見,加州 | |
1980 | Athabasca | ||
1981 | River of Death | 死亡之河 | |
1982 | Partisans | 游擊隊員 | |
1983 | Floodgate | 水閘 | |
1984 | San Andreas | ||
1985 | The Lonely Sea | 《孤獨的海》是一個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麥克林創作的首篇小說(並非《皇家海軍尤利西斯號》),說的是參賽獲獎那部,也正因此篇小說問世,麥克林被出版社看中,寫出了《皇家海軍尤利西斯號》,走上了專業創作道路。 | |
1986 | Santorini | 聖托里尼島 |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Webster, Alistair MacLean: A Life, p. 191.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 AlistairMacLean.com Fan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