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皮士(英語:Yuppie),又譯為雅痞[註 1],是20世紀80年代初創造的一個術語,指在一個城市工作的年輕專業人員[1]。英文Yuppie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年輕的城市專業人員)或「young upwardly-mobile professional」(年輕的向上流動的專業人員)的簡稱[2][3]

塗鴉表達了一種反雅皮士的情緒,批評中產階級化。

這個詞在1980年首次被證實,當時它被用作一個相當中性的人口標籤,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由於對紳士化等問題的擔憂,「雅皮士反彈」開始形成,一些作家開始輕蔑地使用這個詞。

雅皮士文化可以看出是一種急欲擺脫農村低俗、少知識、少文藝、非時尚氣息的欲動,這些人因為受了教育和開了眼界而對於上層都會名流的生活方式有嚮往[4],然而出身與家境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持,但自己的專業能力卻又賺得了一些溫飽之外的財富,所以在自己能力下打造一種迷你版名流生活。

歷史

編輯
芝加哥正在發生一些事情......在過去的十年裏,為了適應「雅皮士」的崛起潮流,大約有20,000個新的住宅單位建在了距離環內兩英里的範圍內——年輕的城市專業人士對他們父母的呆板的郊區生活方式的反抗。雅皮士們既不尋求舒適,也不尋求安全,而是尋求刺激,而他們只有在城市最密集的地區才能找到這種刺激。[註 2]
丹·羅滕貝格 (Dan Rottenberg,1980)[5]

雅皮士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印刷品上是在1980年5月芝加哥雜誌上,作者是丹·羅滕貝格英語Dan Rottenberg。羅滕貝格在2015年報告說,他沒有發明這個詞,他聽說過其他人使用這個詞,而且當時他把它理解為一個相當中性的人口學術語。儘管如此,他的文章確實注意到了由於這一城市內部人口群的崛起而可能出現的社會經濟遷移問題[6]。約瑟夫·愛潑斯坦(英語:Joseph Epstein)被認為是在1982年創造了這個詞[7],儘管這一點有爭議。1983年,當辛迪加(syndicated)報紙專欄作家鮑勃·格林(英語:Bob Greene)發表了一篇關於前國際青年黨英語Youth International Party(其成員被稱為 「yippies」)的激進主義領導人傑里·魯賓在1982年成立的一個商業網絡團體的故事時,這個術語在美國獲得了流行。格林說,他曾在這個社交小組(他們在54俱樂部認識,聽着柔和的古典音樂)聽到有人開玩笑說,魯賓已經「從yippies變成了Yuppie」。格林的故事的標題是「從雅皮士到雅皮士」。[8][9]《東灣快運》的幽默作家愛麗絲·卡恩在1983年6月發表的一篇諷刺文章中詳細闡述了這個概念,使這個詞進一步普及[10][11]

特徵

編輯

作家、政治評論家Victor Davis Hanson曾寫到:

要記住,雅皮士並非是完全由收入或階層定義的,而是20世紀後期有關自我專注的青年職人的文化現象。他們享受高薪,醉心於精緻的都市生活與思想,遠離、對立於低收入且狹隘的中部人面臨的挑戰和憂慮 [12]

博客作家、Y Combinator聯合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在2016年的一篇隨筆中提及雅皮士時, 認為這個詞是因20世紀80年代就業市場的變化導致的:

「雅皮士」這個詞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並非巧合。這個詞現在已經很少使用,因為人們已習以為常,但在當時它是個新奇的標籤。雅皮士指高收入的年輕職人。這對今天的二十幾歲年輕人來說不值一提——年輕職人難道不是本應該收入高嗎?但在80年代以前,職業生涯初期過低的收入是職業道路的一部分。年輕人要先隱忍,一點點往上爬,回報要晚些到。所以那時雅皮士們要求為他們當下的工作付(不折不扣的)市場價是十分不尋常的[13]


註釋

編輯
  1. ^ 但由於這個「痞」字,中文中「雅痞」的意思已與「Yuppie」或者「雅皮士」有所區別。
  2. ^ 原文:Something is occurring in Chicago ... Some 20,000 new dwelling units have been built within two miles of the Loop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to accommodate the rising tide of 「Yuppies"—young urban professionals rebelling against the stodgy suburban lifestyles of their parents. The Yuppies seek neither comfort nor security, but stimulation, and they can find that only in the densest sections of the city.

參考文獻

編輯
  1. ^ yuppie, 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2. ^ Algeo, John. Fifty Years Among the New Words: A Dictionary of Neologis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20. ISBN 0-521-41377-X. 
  3. ^ Childs, Peter; Storry, Mike (編). Acronym Groups.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2–3. 2002. 
  4. ^ Gordinier, Jeff. "The Return of the Yuppie". Details. Retrieved August 15, 2010.
  5. ^ Seemann, Luke. Chicago's Yuppie Turns 35. Do We Celebrate Yet?. Chicago.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8) (英語). 
  6. ^ Rottenberg, Dan. About that urban renaissance.... there'll be a slight delay. Chicago Magazine. May 1980: 154ff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7. ^ Ayto, John. Movers And Shakers: A Chronology of Words That Shaped Our 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8. ISBN 0-19-861452-7. 
  8. ^ Budd, Leslie; Whimster, Sam. Global Finance and Urban Living: A Study of Metropolitan Change. Routledge. 1992: 316. ISBN 0-415-07097-X. 
  9. ^ Hadden-Guest, Anthony (1997). The Last Party: Studio 54, Disco, and the Culture of the Night.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p. 116.
  10. ^ Clarence Petersen. The Wacky Side of Chicago-born, Berkeley-bred Alice Kahn –. Chicago Tribune. March 28, 1986 [2013-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11. ^ Finke, Nikki. Claimed Creator of 'Yuppie' Comes to Terms with 'Gal'. Los Angeles Times. May 11, 1987 [September 3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12. ^ Victor Davis Hanson. Obama: Fighting the Yuppie Factor. National Review. 2010年8月13日 [2010年8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2月29日). 
  13. ^ 保羅·格雷厄姆. The Refragmentation. paulgraham.com. 2016年1月1日 [2018年1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25日). 

參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