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笱
魚笱,又名魚罶、魚筌,是一種竹子製作的捕魚器具,魚兒一旦進入就出不來。[1] 在中國,魚笱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一直延續至今已經二千多年歷史。
分類
編輯中國
編輯把竹子破開,削成篾條,縱橫交錯編織,一般耗時2天到5天。[2]
魚笱的頂端大,尾部小,中間是束腰,仿佛一個喇叭,內部有向裏頭內翻的竹片,魚兒一旦進去了就出不來。[2]
把魚笱放置在溪水的下游,拿器物在上游和中游趕魚兒,魚兒驚嚇之後往下游逃命,鑽入魚笱。[2]
臺灣
編輯臺灣多數原住民族都有魚笱或類似的漁具,最早於 1744-1747 年(乾隆 9-12 年)由臺灣監察御史六十七命畫工所繪製之《番社采風圖》中的〈捕魚〉一圖中,即可見目加溜灣、哆囉嘓等社民在溪中以類似魚笱的漁具捕魚[3]。各族形制、做法各有些差異,以大武壠族與巴宰族的魚笱為例,前者魚笱的笱身有弧度,編織時由底部往上編;後者笱身較直,編織時由上往下編[4]。
-
小林村大武壠族魚笱。
-
泰雅族魚筌。
-
邵族魚筌(左)。
文學典故
編輯《詩經·爾雅·釋器》:「嫠婦之笱謂之罶」(嫠婦:寡婦;罶:音同「柳」,捕魚的竹簍子,魚兒進入就出不來。)
唐朝文學家皮日休《初冬偶作寄南陽潤卿》:「迎潮預遣收魚笱,防雪先教蓋鶴籠」。
唐朝文學家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崦里》:「處處倚蠶箔,家家下魚筌」(筌,音同「全」,即魚笱。)
參考文獻
編輯- ^ 呂叔湘、丁聲樹.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1998年: 445頁. ISBN 7-100-01777-7 (中文(簡體)).
- ^ 2.0 2.1 2.2 鱼笱:乡间的捕鱼利器. 梁治榮. 江門新聞網. [200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9) (中文(簡體)).
- ^ 杜正勝 . 番社采風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圖像研究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8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2) (中文(臺灣)).
- ^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日光小林部落|大武壠族漁獵文化-魚笱的差異.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