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國革命後的烏克蘭
隨着1917年俄國革命的結束,俄羅斯帝國隨之瓦解。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黨派開始展開圍繞烏克蘭領土的爭奪。這也最終讓一度統治加利西亞的奧匈帝國走向了分裂。奧匈帝國的瓦解對烏克蘭的民族主義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裏,甚至出現了多個烏克蘭政府。這一時期,樂觀主義和民族建構思想統領了烏克蘭,但混亂和內戰仍然存在着。1921年,原本的烏克蘭分為波蘭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兩個部分;第二年的條例讓後者加入了蘇聯。這一變動讓原本的混亂局勢有所緩和,烏克蘭族人所管轄的區域則最終也劃歸了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兩地。
聯合與紛爭
編輯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倒台之後,米哈伊洛·赫魯舍夫斯基率領的烏克蘭民族主義團體同彼得格勒的俄國臨時政府聯絡,獲許在基輔組織中央拉達。中央拉達由烏克蘭社會革命黨、烏克蘭社會民主工黨、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猶太工黨總工會、波蘭民族黨、軍、農、工人代表等各黨派組成,並且很快得到了烏克蘭軍隊的支持。1917年6月23日,中央拉達發佈第一次普遍決議,宣佈烏克蘭將在一個聯邦制的俄國內實現自治。這一決議也得到了6月28日第一次全烏克蘭農民代表大會的熱烈支持。
十月革命爆發後不久,基輔也發生了布爾什維克起義。在這之後,1917年11月20日,中央拉達發佈第三次普遍決議,宣佈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定都基輔。決議譴責了在彼得格勒進行革命的布爾什維克,聲稱其引發的騷亂是嚴重的非法行為。然而,由於這時的彼得格勒原政府已經解散,中央拉達已經別無選擇,而宣佈烏克蘭自治。隨後,俄羅斯臨時政府承認了烏克蘭地區政府的管轄權。然而,之後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拒絕承認新成立的蘇俄政府,這轉而又讓中央拉達內部變得劍拔弩張。蘇俄政府希望建立起一個新的俄語母語使用者的聯盟,而烏克蘭共產黨在中央拉達的2500席中只佔100名。布爾什維克和其他一些人離開了基輔,轉而前往哈爾科夫參加了地方代表大會並最終將其更名為全烏克蘭工兵農蘇維埃代表大會。1917年12月25日,以克里斯蒂安·拉科夫斯基為首的烏克蘭布爾什維克政府成立;他們對外一致否定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合法性[1]。
蘇俄政府在彼得格勒成立沒多久便開始了與同盟國和談的程序[2]。談判結束兩個多月後,蘇俄代表團的負責人越飛[3]與同盟國簽訂布列斯特條約,自1918年3月3日起生效。這一條約直接導致了烏克蘭從俄羅斯的管轄中脫離,成為了一個徹底的獨立國家,這也恰恰是多數俄羅斯人不願意看到的。[2]1918年的大饑荒更是雪上加霜,進一步削弱了列寧領導下的共產黨在蘇俄的地位。 [2]在這之後,烏克蘭繼續獲得領土,而得益於同盟國的軍隊深入俄羅斯,越來越多的烏克蘭人得以脫離俄羅斯的管轄,尤其是庫班、頓河哥薩克和捷列克哥薩克,這些地區的居民都以烏克蘭族人居多。 [2][4][5]1918年春末,烏克蘭在同盟國的支持下獲得了對伏爾加河下游的控制權,並開始通過察里津和薩拉托夫的伏爾加港口接收來自巴庫的石油資源。[6] 與此同時,哥薩克人也因先前遭遇的去哥薩克化而對蘇俄共產主義懷恨在心。1918年7月6日,德國駐俄羅斯大使米爾巴赫伯爵在莫斯科遇刺,這也導致後續許多不滿布列斯特條約中諸多條款的布爾什維克在契卡領導人費利克斯·捷爾任斯基的支持下組織各種游擊戰和恐怖活動。[2]
1917年底至1918年初,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兵敗基輔,最終讓這座首都落入布爾什維克部隊之手長達數月。然而,同盟國支持的人民共和國部隊仍然控制着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並最終於1918年3月1日重新從布爾什維克手中奪回基輔;布爾什維克也只得暫時避其鋒芒,撤退至俄羅斯亞速海沿岸的塔甘羅格並建立了政府。1918年4月29日,自由哈布安德曼大會推選支持沙皇的將軍帕維爾·斯科洛帕茨基為烏克蘭的新一代領導人;這位新任領導旁落了中央拉達,導致人民共和國名存實亡。除此之外,他還宣佈烏克蘭共產黨為非法組織。1918年11月13日至14日,烏克蘭社會民主工黨推翻了帕維爾的政府,人民共和國終於恢復了正常運轉。這時,蘇俄開始鼓勵烏克蘭布爾什維克軍隊發起反撲,並且承認烏克蘭布爾什維克為烏克蘭唯一的合法政府。[7]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出嚴正抗議,要求布爾什維克停止敵對行動;後者起初先是無視了這一要求,隨後宣稱這一要求不足以阻止他們。一場戰爭近在咫尺;終於,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19年1月16日對布爾什維克宣戰。然而,布爾什維克與多方無政府主義者結成聯盟,最終擊潰了烏克蘭軍隊。[8]
與此同時,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於1918年10月19日在利沃夫宣佈成立。作為擁有歐洲最大的石油儲備地區的國家,西烏克蘭象徵性地加入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在同波蘭的戰爭中分到一杯羹。事實上,最終巴黎和會期間前往參會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代表並沒有得到凡爾賽條約的承認。之後的波蘇戰爭期間,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麾下的部隊表現不佳,在臨近戰爭結束時與波蘭的聯盟早已不足以確保共和國的安全。戰後,里加和約簽訂;自此,烏克蘭領土分裂為中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西部波蘭、克里米亞、庫班和哥薩克兩部分,東部則劃歸俄羅斯。除此之外,喀爾巴阡魯塞尼亞與布科維納也先後被劃入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烏克蘭自此一蹶不振,逐漸成為了殘存國家。[9]
1922年12月,布爾什維克在烏克蘭正式確立了自己的政權。在這之後,蘇維埃烏克蘭正式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三國聯合,組建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0]
外國干涉
編輯烏克蘭的混亂局勢一度引起多個當時的大國關注。加拿大學者奧萊斯特·蘇布特爾尼在關於歐洲歷史的概述中如是寫道:
“ | 1919 年,烏克蘭逐漸陷入了混亂。其幾度陷入的如此徹底的無政府狀態、內亂和民權旁落在整個歐洲的現代歷史中都是從未有過的。來自烏克蘭本土、布爾什維克、白軍、協約國(法國)、波蘭和無政府主義者的六支部隊都在烏克蘭的領土上活動,而基輔也在不到一年之內五次易手。蔓延各地的戰線將所有的城市和地區彼此之間阻斷,迫使着人們前往農村覓食,也讓整座死寂的城市又徒增了飢餓的氣氛。 [11] | ” |
全球各國對烏克蘭這一時期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英國人認為,這個新國家過於自命不凡,令人恥笑。[12]白俄羅斯人因為反對布爾什維克主義而團結起來——他們只是想要將烏克蘭恢復為俄羅斯的一個省。蘇俄的布爾什維克則不相信所謂的民族主義,兩次進軍烏克蘭,但最終都未能奪取對農場的控制,進而也無法實現農場集體化。不過,他們在1920年第三次入侵烏克蘭時終於取得了成功。[13]美國人認為,1919年烏克蘭政府對猶太人的大規模屠殺將會令後人氣憤不已。[14]德國人支持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站在蘇俄一邊,但他們的真正目標卻是國內急需的糧食供應——烏克蘭政府極弱的組織能力,無法保證食品運輸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15]波蘭人則希望烏克蘭的土地上能夠建立起一個能夠與德國人對抗的國家。法國人因為希望波蘭成為抵抗德國的盟友,因此也支持波蘭的想法。事實上,波蘭確實在1919年佔領了烏克蘭,但於1920年的波蘇戰爭中又失去了烏克蘭的控制權。[16]
執政核心
編輯烏克蘭政府(1917-1920)
編輯-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中央拉達:1917年3月17日-1918年4月29日
- 烏克蘭國:1918年4月29日-1918年12月14日
-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烏克蘭全國委員會:1918年10月18日-1919年1月22日(事實上獨立至1919年7月)
-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理事會:1918年11月14日-1920年
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
編輯- 烏克蘭人民蘇維埃共和國:1917年12月25日-1918年3月
- 第二屆烏克蘭蘇維埃政府:1918 年11月20日-1919年8月
- 全烏克蘭革命委員會:1919年4月–1919年7月
- 第三屆烏克蘭蘇維埃政府:1919年12月21日至1991年
- 加利西亞: 1920年7月8日–1920 年9月21日
另見
編輯參考內容
編輯- ^ 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告乌克兰人民书(1917年12月3日〔16日〕).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2021-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 ^ 2.0 2.1 2.2 2.3 2.4 Felshtinsky, Yuri. Lenin and His Comrades: The Bolsheviks Take Over Russia 1917-1924.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10-10-26. ISBN 9781929631957.
- ^ Trotsky, People's Commissar for Foreign Affairs
- ^ Українська Кубань [烏克蘭的庫班人]. haidamaka.org.ua. [2017-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4) (烏克蘭語).
- ^ Snyehyrov, Dmytro. Самостійна Кубань. 94 роки проголошення незалежності [Independent Kuban. 94 years of independence]. Ukrayinska Pravda (Kyiv). 2012-02-16 [2017-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烏克蘭語).
- ^ McMeekin, Sean. The Berlin-Baghdad Express: Ottoman Empire and Germany's bid for World Pow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674057395.
- ^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1919年12月28日). www.marxists.org.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 ^ 王, 覺非. 欧洲历史大辞典·下.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年12月: 1413.
- ^ 乌克兰东西部分裂的历史渊源. history.sina.com.cn. [2021-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第四部分:十月革命后的民族问题. www.marxists.org.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 ^ Subtelny, Orest. Ukraine: A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 359 [2017-04-01]. ISBN 978-0-8020-8390-6.
- ^ Yakovenko, Natalya. Ukraine in British Strategies and Concepts of Foreign Policy, 1917-1922 and After. East European Quarterly. December 2002, 36 (4): 465.
- ^ Tan, Graham. Transformation versus Tradition: Agrarian Policy and Government–Peasant Relations in Right-Bank Ukraine 1920–1923. Europe-Asia Studies (Informa UK Limited). 2000, 52 (5): 915–937. doi:10.1080/713663096.
- ^ Tcherikower, Elias. The Pogroms in the Ukraine in 1919. 1965 [2021-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30).
- ^ Wolfram Dornik and Peter Lieb. "Misconceived realpolitik in a failing stat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fiasco of the Central Powers in the Ukraine, 1918." First World War Studies 4.1 (2013): 111-124.
- ^ Oleksandr Pavliuk, "Ukrainian-Polish relations in Galicia in 1918-1919." Journal of Ukrainian Studies 23.1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