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法國爆炸案

1995年法國爆炸案指發生在1995年法國巴黎里昂公共交通系統,以及維勒班的一所學校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這些襲擊由阿爾及利亞武裝伊斯蘭組織(GIA)發動,他們試圖將阿爾及利亞內戰擴展到法國。這些襲擊造成了八人死亡,全部發生在7月25日的首次襲擊中。襲擊還導致190人受傷。

1995年法國爆炸案
阿爾及利亞內戰歐洲伊斯蘭恐怖主義的一部分
紀念1995年7月25日巴黎地鐵聖米歇爾站爆炸案的牌匾
位置 法國巴黎歐弗涅-羅納-阿爾卑斯大區
日期1995年7月25日–1995年10月17日 (1995-10-17)
武器簡易爆炸裝置
死亡8
受傷190
主謀阿爾及利亞武裝伊斯蘭組織
動機迫使法國政府在阿爾及利亞內戰期間撤回對阿爾及利亞政府的支持
定罪拉希德·蘭達(Rachid Ramda)

伊斯蘭拯救陣線英語Islamic Salvation Front(FIS)聯合創始人阿卜杜勒巴基·薩赫努伊的暗殺是伊斯蘭恐怖分子在法國恐怖活動擴大的前奏[1]

襲擊事件

編輯

巴黎地鐵爆炸

編輯

1995年7月25日,巴黎RER地鐵B線聖米歇爾站發生了一起瓦斯瓶爆炸事件。緊急服務車輛隨後在聖米歇爾廣場及周圍的橋樑和街道上進行救援,聖母院廣場成為直升機降落點,附近的咖啡館Le depart Saint-Michel被用作野戰醫院。當晚8點,法國電視二台的國家新聞宣佈有四人在一起「神秘爆炸」中喪生,另有40人受傷。當時,沒有官方消息證實這是一起恐怖襲擊事件[2]。這一點直到後來才得到確認,最終的結果是造成八人死亡和117人受傷[3]。這是自1983年巴黎-奧利機場襲擊以來法國發生的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也是GIA在1995年在法國進行的爆炸襲擊中唯一的致命襲擊。

8月17日,一顆藏在巴黎凱旋門附近公共垃圾箱中的炸彈造成16人受傷。這顆炸彈是由一顆裝滿釘子的瓦斯瓶組成[4]

8月26日,一顆巨大的炸彈在里昂附近一條法國高速列車鐵軌上被發現。它本應在火車通過時爆炸。炸彈上發現了哈立德·凱爾卡爾(Khaled Kelkal)和布阿勒姆·本賽德(Boualem Bensaïd)的指紋。該組織的領導人凱爾卡爾很快被確認身份,並且他的照片在整個法國廣為流傳[5]。隨後的爆炸襲擊包括9月3日對巴黎第11區的露天市場的襲擊,造成三人受傷;以及9月7日在里昂附近的維勒班納一所猶太學校附近發生的汽車炸彈爆炸,造成13人受傷[6]

通緝嫌疑人哈立德·凱爾卡爾在9月29日被法國國家憲兵部隊(EPIGN)成員在里昂附近在逮捕過程中抵抗時被擊斃[7]。然而,襲擊事件仍在持續,10月6日,也就是哈立德·凱爾卡爾的葬禮當天,巴黎地鐵的梅松布朗什站發生了另一起煤氣罐爆炸事件,造成12人受傷。布阿勒姆·本賽德的指紋再次被發現在炸彈上。次日,一份由阿爾蓋達組織伊斯蘭武裝組織(GIA)指揮官賈梅爾·齊圖尼於9月23日寫的聲明送到開羅的路透社,他表示這次「聖戰」是為了懲罰法國支持阿爾及利亞政府的行為。還有一封信通過法國駐阿爾及爾大使館寄給雅克·希拉克,敦促他皈依伊斯蘭教[8]

10月17日,RER C線奧賽博物館法語Gare du Musée d'Orsay聖米歇爾-聖母院站之間的一個煤氣罐爆炸,造成29人受傷。調查人員在附近一個地鐵站發現了一張被斯曼·艾特·阿里·貝爾卡姆使用的交通卡,該卡在襲擊發生前幾分鐘使用過。

在早晨地鐵和RER車站的搜查中,還發現了其他的炸彈,並成功進行了排除,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些炸彈往往藏在公共廁所中。為了防止炸彈被隱藏在內部,加強了安全措施,所有公共垃圾箱都被清除掉。

逮捕和審判

編輯

武裝伊斯蘭組織和「凱爾卡爾團伙」的成員後來因各種指控而受到起訴。一些嫌疑人逃往英國。對拉希德·蘭達的引渡程序始於1995年,並持續了近十年,期間蘭達一直被關押在倫敦的貝爾馬什監獄[9]。最終,蘭達於2005年12月1日被引渡到法國與爆炸事件有關[10]。2007年10月26日,蘭達因為資助襲擊事件被判處無期徒刑[11]

根據FBI的恐怖主義顧問埃文·科爾曼的說法,用於資助這些爆炸事件的一部分資金來自於與瑞典漢寧的布蘭德伯根清真寺有關的人[12]

事後

編輯

這些事件嚴重影響了阿爾及利亞與法國之間的關係。雅克·希拉克拒絕會見阿爾及利亞部長,公開表示GIA可能受到阿爾及利亞秘密機構的操縱[13]

法國在1996年加強了反恐立法,允許警方夜間進行搜查[14]。法國政府還暫停了申根協議,該協議允許歐洲國家之間自由流動,這些限制一直持續到1996年3月[15]

法國國家安全警報系統"Vigipirate"由於這些襲擊事件於1995年9月啟動,截至2020年仍然有效[16]。危機在1997年利昂內爾·若斯潘成為總理和1999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成為新一任阿爾及利亞總統後才逐漸緩解[17]

參考與引用

編輯
  1. ^ "Rachid Ramda jugé pour l'ultime procès des attentats de 1995", in Libération, 1 October 2007 read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法語)
  2. ^ France 2 News, July, 25th 1994 on INA website
  3. ^ Julien Lariège, Islamistes algériens au cœur de l'Europe, Ellipses, 2005, p. 113
  4. ^ France 2 News, 17 August 1994 on INA website
  5. ^ Hassane Zerrouky, "Attentats de 1995: comment le GIA a tissé sa toile", L』Humanité, 1 June 1999
  6. ^ Shay, Shaul. The Globalization of Terror: The Challenge of Al-Qaida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5 July 2017. ISBN 9781351482165. 
  7. ^ Franck, Johannes; Fromentin, Bernard. La bande-son de la fin de Khaled Kelkal. Liberation. [5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7). 
  8. ^ Christophe Ayad et Franck Johannes, "Au lendemain de l'explosion d'une bombe à Paris, un message attribué au Groupe islamique armé dénonce le soutien français au régime d'Alger Un texte signé du GIA revendique la vague d'attentats et prône le 'jihad' en France", Libération, 9 October 1995
  9. ^ "Terrorism and the law: The non-trial". The Economist, 20 October 2005.
  10. ^ UK sends back Metro bomb accus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1 December 2005 (英語)
  11. ^ French court convicts Algerian of Paris bombings[失效連結]
  12. ^ Petersson, Claes. Terrorbas i Sverige. Aftonbladet. 2005-07-13 [200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6 December 2006) (瑞典語). 
  13. ^ Une politique de l』oubli. La mémoire de la guerre en France et en Algérie, Le sociographe, number 46, June 2014, pp. 85–95
  14. ^ Laurent Bonelli,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l'antiterrorisme français: "Parer les coups plutôt que panser les plaies"", http://www.lemonde.f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September 2008
  15. ^ Jean Quatremer, "Jacques Chirac verrouille les frontières françaises. L'entrée en vigueur de Schengen serait repoussée.", Libération, 20 September 1995
  16. ^ Matthieu Suc, "Vigipirate : la permanence d』un état d』exception", Le Monde, 7 September 2015
  17. ^ Guy Pervillé, "Vingt ans après 1995: les attentats de Paris, Lyon et Lille reconsidérés", http://www.lefigaro.f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4 Jul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