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費舍爾
赫伯特·阿爾伯特·勞倫斯·費舍爾[1] [2](1865年3月21日—1940年4月18日)是英國自由黨政治人物,歷史學者。1916年至1922年在大衛·勞合·喬治的聯合政府中擔任教育大臣。
非常尊敬的 Herbert Fisher OM FRS FBA | |
---|---|
議員 雪菲爾哈倫 | |
任期 23 December 1916—1918年英國大選 | |
前任 | Charles Stuart-Wortley |
繼任 | Douglas Vickers |
教育大臣 | |
任期 1916年12月10日—1922年10月19日 | |
君主 | 喬治五世 |
首相 | 大衛·勞合·喬治 |
前任 | The Marquess of Crewe |
繼任 | 第一代哈利法克斯伯爵愛德華·伍德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Herbert Albert Laurens Fisher 1865年3月21日 倫敦 |
逝世 | 1940年4月18日 倫敦 | (75歲)
國籍 | 英國 |
政黨 | 自由黨 |
配偶 | Lettice Fisher (1875–1956) |
親屬 | Herbert William Fisher (father) Florence Henrietta Fisher (sister) Edmund Fisher (brother) William Wordsworth Fisher (brother) Charles Dennis Fisher (brother) Edwin Fisher (brother) Mary Bennett (daughter) |
母校 | 牛津大學新學院 |
背景和教育
編輯費舍爾出生於倫敦, [3]是《關於美國戰爭起源的思考》一書的作者赫伯特·威廉·費希爾(Herbert William Fisher,1826-1903 年)和妻子瑪麗·路易莎·傑克遜(Mary Louisa Jackson,1841-1916 年)的長子。 他的妹妹艾德琳·瑪麗亞·費舍爾是作曲家拉爾夫·沃恩·威廉姆斯的第一任妻子,另一位妹妹弗洛倫斯·亨麗埃塔·費舍爾則嫁給了弗雷德里克·威廉·梅特蘭和弗朗西斯·達爾文爵士。 他的妹妹科迪莉亞·費舍爾 (Cordelia Fisher) 與作家、評論家兼記者理查德·柯爾 (Richard Curle)結婚,並生下了學者亞當·柯爾(Adam Curle) 。 [4]費舍爾是弗吉尼亞·伍爾夫和她的妹妹凡妮莎·貝爾(費舍爾母親的妹妹茱莉亞的孩子)的堂兄,曾就讀於牛津溫徹斯特和新學院,並於1888年以一等學位畢業並獲得獎學金。 [3]
職業
編輯費舍爾是牛津大學現代史導師。他的著作包括《波拿巴主義》(1908年)、《歐洲的共和傳統》(1911年)和《拿破崙》(1913年)。[3]1912年9月,他(與伊斯靈頓勳爵、羅納德謝勳爵、阿卜杜勒·拉希姆等人)被任命為1912年至1915年印度公共服務皇家委員會成員。[5]1913年至1917年間,他擔任謝菲爾德大學副校長。[6]
1916年12月,費舍爾當選為謝菲爾德哈勒姆選區議員[3][7] ,並加入大衛·勞合·喬治政府,擔任教育大臣。同月,他宣誓就任樞密院議員。在此職位,他對1918年教育法令的製定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法規定 14歲以下兒童必須上學。[3]費雪也負責制定1918年《學校教師(退休金)法案》,該法案為所有教師提供退休金。[8]
1926年2月15日,費舍爾被任命為奇爾特恩百人事務管家,辭去議會席位,退出政壇,出任牛津新學院院長,直至去世。[10]他於1935年出版了三卷本的歐洲史(ISBN 0-00-636506-X )。[3]他曾在英國科學院、大英博物館、羅德受託人、國民信託、溫徹斯特管理機構、倫敦圖書館和BBC任職。[10]他因其傳記《詹姆斯·布萊斯,德赫蒙特布萊斯子爵》而獲得1927年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11] ,並於1937年獲得榮譽勳章。 [12]
1939年,他被任命為英格蘭和威爾斯良心拒服兵役上訴法庭第一任主席。 [13]
費舍爾在停電期間前往良心拒服兵役法庭的途中被一輛卡車撞倒並受重傷,於1940年4月18日[10]在倫敦聖托馬斯醫院去世。[14]他的一些財產,包括他的圖書館和一些衣服,仍然留在新學院。
1943 年,英國情報機構肉餡行動中,為了欺騙敵軍,捏造了一名假皇家海軍陸戰隊軍官,將其屍體拋入海上,希望其所攜帶的虛假情報能夠被相信。 由於虛構的馬丁少校是個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他需要優質的內褲,但由於配給,很難獲得,情報官員也不願意捐獻自己的內褲。 最後用了費舍爾的內褲,欺騙中使用的屍體穿着費舍爾的優質羊毛內褲,成功地誤導了德國情報部門。[15][16]
家庭
編輯費舍爾於1899年與經濟學家兼歷史學家萊蒂斯·伊爾伯特(Lettice Ilbert,1875-1956年)結婚。他們唯一的孩子是英國學者瑪麗·貝內特。
肖像
編輯牛津新學院懸掛着嘉芙蓮·道奇森 ( Catharine Dodgson)繪製的費舍爾肖像畫和威廉·尼克爾森 (William Nicholson)繪製的油畫肖像。該學院還擁有Berthe Noufflard of Fisher、Lettice Ilbert和Mary Bennett撰寫的對話文章。
相關
編輯作品
編輯- The Medieval Empire, Vol. 2, Macmillan & Co., 1898.
- Studies in Napoleonic Statesmanship: German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03.
- The History of England, from the Accession of Henry VII to the Death of Henry VIII, 1485–1547, Longmans, Green & Co., 1906.
- Bonapartism; Six Lectures Deliv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08.
- The Republican Tradition in Europe, Methuen & Co., 1911.
- Napoleon, H. Holt and Company, 1913 [1st Pub. 1912].
-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olitics, Oxford : The Clarendon Press, 1920.
- The Common Weal,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24.
- James Bryce, 2 vols. London: Macmillan, 1927.
- Our New Religion, Ernest Benn, 1929. An examination of Christian Science.[17]
- A History of Europe 1. 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35 –透過Internet Archive. volume 2;
文章
編輯- "Fustel de Coulanges",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V, 1890.
- "The Codes" in The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i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6.
- "The Political Writings of Roussea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Edinburgh Review, Vol. CCXXIV, N°. 457, July 1916.
- "The Whig Historia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n. 14, 1928.
- "A Universal Histori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fter, vol. 116, no. 694, December, London: Constable, 1934.
小冊子
編輯- The Value of Small States, Oxford Pamphlets, N°. 1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4.
- The British Share in the War, T. Nelson & Sons, 1915.
- Political Prophecies. An Address to the Edinburg Philosophical Society Delivered Nov. 5, 1918,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19.
- The Place of the University in National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9.
- Paul Valé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27.
- What to Read on Citizenship, Leeds, Jowett & Sowry Ltd., 1928.
參考
編輯- ^ Murray, G. Herbert Albert Laurens Fisher. 1865-1940. Obituary Notice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41, 3 (10): 518–526. S2CID 159696817. doi:10.1098/rsbm.1941.0019.
- ^ H.A.L. Fisher: A History of Europe, Volume II: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1935, Glasgow: Fontana/Collins, 1984, p. i.
- ^ 3.0 3.1 3.2 3.3 3.4 3.5 Herbert Fisher
- ^ The Adam Curle Archive. Archives Hub. [11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第28642號憲報. 倫敦憲報. 6 September 1912.
- ^ Helen Mathers: Steel City Scholars: The Centenary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London: James & James, 2005
- ^ THE HOUSE OF COMMONS CONSTITUENCIES BEGINNING WITH "H". Leighrayment.com. [1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October 2018.
- ^ Joyce, Rosaleen. Outdoor Learning: Past And Present: Past and Present. February 2012: 81 [13 March 2017]. ISBN 9780335243013.
- ^ THE HOUSE OF COMMONS CONSTITUENCIES BEGINNING WITH "C". Leighrayment.com. [1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December 2009.
- ^ 10.0 10.1 10.2 "Obituaries." Times [London, England] 19 April 1940: 9. 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 Web. 29 May 2012
- ^ Biography winners Winners of the James Tait Black Prize for Biography..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2 Nov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 ^ Order of Merit. Leighrayment.com. [1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7 June 2008.
- ^ Rachel Barker: Conscience, Government and War, Routledge, 1982
- ^ Randolph Spencer Churchill; Martin Gilbert. Winston S. Churchill: 1922–1939, the prophet of youth. Houghton Mifflin. 1983 [1 June 2012]. ISBN 9780395330760.
- ^ Macintyre, Ben. Operation Mincemeat: full story of how corpse tricked the Nazis. The Times. 14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June 2011).
- ^ Operation Mincemeat, BBC Four, 22 February 2011
- ^ This particular copy from the Wellcome Library belonged to Charles Kellaway, complete with a Sydney bookseller's st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