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1是1990年ITU-T制定的一個影片編碼標準,屬於影片編解碼器[1]

H.261
影片編解碼器
狀態已生效
開始年1988
最新版本(03/93)
March 1993
組織ITU-T
有關標準H.262, H.263, H.264, H.265, H.266, H.320
網站https://www.itu.int/rec/T-REC-X.680/

設計與技術細節 編輯

設計的目的是能夠在頻寬為64kbps的倍數的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for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上載輸質素可接受的影片訊號。編碼程式設計的位元速率是能夠在40kbps到2Mbps之間工作,能夠對CIFQCIF解像度的影片進行編碼,即亮度解像度分別是352x288和176x144,色度採用4:2:0採樣,解像度分別是176x144和88x72。在1994年的時候,H.261使用向下相容的技巧加入了一個能夠傳送解像度為704x576的靜止圖像的技術。

H.261是第一個實用的數字影片編碼標準。H.261的設計相當成功,之後的影片編碼國際標準基本上都是基於H.261相同的設計框架,包括MPEG-1MPEG-2H.262H.263,甚至 H.264。同樣,H.261開發委員會(由Sakae Okubo領導,他的日文姓名是大久保榮)的基本的運作方式也被之後的影片編碼標準開發組織所繼承。H.261使用了混合編碼框架,包括了基於運動補償的幀間預測,基於離散餘弦變換的空域變換編碼量化zig-zag掃描熵編碼

H.261編碼時基本的操作單位稱為大區塊。H.261使用YCbCr顏色空間,並採用4:2:0色度抽樣,每個大區塊包括16x16的亮度抽樣值和兩個相應的8x8的色度抽樣值。

H.261使用幀間預測來消除空域冗餘,並使用了運動向量來進行運動補償變換編碼部分使用了一個8x8的離散餘弦變換來消除空域的冗餘,然後對變換後的係數進行階梯量化(這一步是失真壓縮),之後對量化後的變換係數進行Zig-zag掃描,並進行熵編碼(使用Run-Level變長編碼)來消除統計冗餘。

實際上H.261標準僅僅規定了如何進行影片的解碼(後繼的各個影片編碼標準也繼承了這種做法)。這樣的話,實際上開發者在編碼器的設計上擁有相當的自由來設計編碼演算法,只要他們的編碼器產生的碼流能夠被所有按照H.261規範製造的解碼器解碼就可以了。編碼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對輸入的影片進行任何預處理,解碼器也有自由對輸出的影片在顯示之前進行任何後處理。去塊效應濾波器是一個有效的後處理技術,它能明顯的減輕因為使用分塊運動補償編碼造成的塊效應(馬賽克)--在觀看低位元速率影片(例如網站上的影片新聞)的時候我們都會注意到這種討厭的效應。因此,在之後的影片編碼標準如H.264中就把去塊效應濾波器加為標準的一部分(即使在使用H.264的時候,再完成解碼後再增加一個標準外的去塊效應濾波器也能提高主觀影片質素)。

後來的影片編碼標準都可以說是在H.261的基礎上進行逐步改進,引入新功能得到的。現在的影片編碼標準比起H.261來在各效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使得H.261成為了過時的標準,除了在一些影片會議系統和網絡影片中為了向下相容還支援H.261,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使用H.261的產品了。但是這並不妨礙H.261成為影片編碼領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標準。

參考 編輯

  1. ^ ITU-H.2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