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斯卡羅人

由Djhuty在話題我再說一次上作出的最新留言:3 年前

建議當前文章合併到瑯嶠十八社,並重寫為斯卡羅人

編輯
本提案係於 2021-08-20 在條目頁面與「條目移動案」同時提出(參見special:diff/67251129)後填寫於此,管理員 Iokseng 已於 2021-08-24 同意條目移動案,並將「斯卡羅」條目移動至「斯卡羅人」後改為重定向,本提案因而失效。為避免混淆,故補關閉討論,後面的發言僅供參考,與管理員裁決無關。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斯卡羅】這詞代表原指來自卡羅地區的人或是後來引申的抬轎者。它代表的是一群人,或是族群。但該詞重來都不是指一個政治實體。本條目書寫的是以斯卡羅人所建立的政治實體,在荷蘭、清代、美國文獻中它被稱為「瑯嶠十八社」,現代學者會嚴謹的有時稱它為「斯卡羅酋邦」。當前文不對題。

斯卡羅和瑯嶠十八社兩種概念。前者為人群,後者是部落聯盟。當前題目內文寫的是部落聯盟。

建議該條目轉寫以人群為主,因斯卡羅族目前尚有爭議的,建議命名為斯卡羅人。--Djhuty留言2021年8月21日 (六) 07:02 (UTC)回覆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斯卡羅就是斯卡羅,特別叫成斯卡羅人反而很奇怪, 怎麼一直強調是人群?達悟本義也是人,怎麼就是達悟族?阿美族的本義叫北方人,怎麼是叫阿美族不是阿美人? Eszerfrm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1:20 (UTC)回覆

你要的阿美人。

--Djhuty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13:23 (UTC)回覆

我再說一次

編輯

現在中文維基百科中已分成代表政治組織的瑯嶠十八社和代表人群的斯卡羅人兩篇條目。而這個區分是我引用一堆學術論文和教育部和原民會所編的【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而成,加上很多很多學術論文都是以此分類,隨便舉例,包含我先前提到的那些學者使用的名稱是瑯嶠十八社和斯卡羅族,曾明德的論文《瑯嶠十八社頭人卓杞篤家族與恆春半島族群關係之變遷(1867-1874)》,或郭素秋在原住民文獻學術期刊的《從羅妹號事件到南岬之盟:誰的衝突?誰的和解?》都是使用瑯嶠十八社,以及《熱蘭遮城日誌》、清代文獻和李仙得的文書都是使用瑯嶠十八社和其衍伸詞。

另外【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就是用的瑯嶠十八社,這是教育部和原民會找一堆學者編的,其中瑯嶠十八番社的編寫者是楊南郡,學術大佬阿。我稍稍提提他的成就,他翻譯了伊能嘉矩的著作《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還有研究原住民史很重要的《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並因為對原住民的貢獻追頒「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就是這樣的大佬他編了 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斯卡羅族 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瑯嶠十八番社兩個條目,故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我都拿學術論文了,反對的請拿學術論文自己先讀過再提出討論。--Djhuty留言2021年9月18日 (六) 14:25 (UTC)回覆

返回 "斯卡羅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