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信寺
37°25′32″N 112°40′04″E / 37.42556°N 112.66778°E
净信寺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至清 |
编号 | 第六批第464项 |
认定时间 | 2006年5月25日 |
净信寺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阳邑乡阳邑村西南隅,紧邻S319省道,周边为环形车道。已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净信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4年),金大定年间重修,现存建筑系明清时期重修。
建筑
编辑净信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东西39米,南北93米,占地3629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中轴线上的山门(倒座戏台)、三佛殿、大雄宝殿,以及东西两侧的配殿,均为明清建筑。
戏台位于寺院南侧正中,两侧设掖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凸字形平面,前有抱厦,形成前、后台。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卷棚歇山顶,清道光年间的匾额题写“神听和平”,引自《诗经·小雅》“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落款“大清道光四年榖旦,多伦诺尔合顺成造”。前后台屋顶均以孔雀蓝琉璃瓦覆顶。戏台正面形成四檐相聚的视觉效果。斗拱构件繁复华美[1]。前檐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均为双昂五铺作,龙首形耍头,昂嘴为龙回头[2]。
戏台两侧为八字牌楼式影壁,单檐歇山顶,宽2米,高1.7米,出檐深远,达1.9米,增强了戏台的视觉空间层次感。
前院开阔。戏台与过殿相对,两侧分布四座殿宇,东侧有白衣殿、钟楼、东天王殿,西侧有灰泉殿、鼓楼、西天王殿,高低错落。钟楼、鼓楼分居两侧居中,为方形二层攒尖顶,明代的琉璃匾额黄底蓝字,分别题写“发鲸”、“栖鹭”[3]。
前院正面的三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出现四种铺作样式。殿内绘有佛教壁画,如《隔城抛象》。
以上的前院建筑全都覆盖琉璃瓦顶,色彩斑斓,此起彼伏。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4],带前廊。琉璃瓦顶精美华丽。殿内有明代壁画,系工笔画,色彩绚丽。
后院东西两侧的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悬山顶,出前廊。东配殿即观音殿,西配殿为地藏殿。
保护
编辑2006年5月25日,净信寺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6-464[5]。
参考文献
编辑- ^ 赵寿唐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 215–216. ISBN 978-7-302-57109-4.
- ^ 李广洁等.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太原: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2023年: 160–163. ISBN 978-7-5457-2760-9.
- ^ 连达.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年: 165–170. ISBN 978-7-302-54762-4.
- ^ 国家文物局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32. ISBN 978-7-5010-2446-9.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05-25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