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图示如下:[1][2]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A
|
B
|
A
|
C
|
A
|
B
|
A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展开部/插部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主调
|
从属调
|
主调
|
调性动乱
|
主调
|
调性附和
|
主调
|
从上表可以看出,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就是在典型的奏鸣曲式中每次副部出现之后都再现主部,形成回旋曲式中主部回归的感觉。
在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中,主部一共出现了四次。但在非典型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一次,让主部只出现三次。
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中主部的第一次出现不可省略,因为主部的首次出现必须在副部之前。
若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中主部的第二次出现被省略,则我们称这种曲式为奏鸣回旋曲式。这是因为呈示部中只体现了奏鸣曲式的特征,直到再现部才体现出回旋曲式的特征,所以奏鸣特征早于回旋特征出现,故此我们称之为奏鸣回旋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的结构图示如下:[3]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A
|
B
|
C
|
A
|
B
|
A
|
主部
|
副部
|
展开部/插部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主调
|
从属调
|
调性动乱
|
主调
|
调性附和
|
主调
|
若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中主部的第三次或第四次出现被省略,则我们称这种曲式为回旋奏鸣曲式。这是因为呈示部中就已经看到了其回旋曲式的特征,直到展开部其奏鸣曲式的特征才体现出来,所以回旋特征早于奏鸣特征出现,故此我们称之为回旋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的三种结构图示如下:[3]
省略第三次主部的回旋奏鸣曲式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A
|
B
|
A
|
C
|
B
|
A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展开部/插部
|
副部
|
主部
|
主调
|
从属调
|
主调
|
调性动乱
|
调性附和
|
主调
|
省略第四次主部的回旋奏鸣曲式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A
|
B
|
A
|
C
|
A
|
B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展开部/插部
|
主部
|
副部
|
主调
|
从属调
|
主调
|
调性动乱
|
主调
|
调性附和
|
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A
|
B
|
A
|
C
|
A
|
B
|
A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展开部/插部
|
主部
|
副部
|
主部
|
主调
|
从属调
|
主调
|
调性动乱
|
主调
|
调性附和
|
主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