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单粤语为“结账”的意思,意同“冚数”,本为香港饮食业术语,后来流传至海外华人社区,再传入中国大陆台湾,而于操现代标准汉语的社群中则讹为买单,原因是粤语的“埋”与官话的“买”发音十分接近。[1]

词语历史

编辑

埋单一词的起源,香港掌故专家刘天赐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香港增加了一项“饮食税”,但食肆收益并非以会计申报,而是当顾客拿单据到柜面结账时,由食肆集中单据,日后待税务官查核。“埋”是加起来的意思,此集中单据之举,就称为“埋单”。[2]有学者认为“埋单”中的“埋”取的是粤语“埋”字“聚合、收拢、接合”的意思[3]。严修鸿、曾俊敏、余颂辉的论文认为,“埋单”中的“埋”字本字应为“摩”,由“摩”的“迫近”含义引申出“聚拢”含义,从而让粤语中“埋单”一词有“聚拢单据用于结算”的意思。[1]

二十世纪中叶的香港报刊,已有埋单一语。《明报“自由谈”选辑(1962-1965)》(1969, p.19):“晚餐吃下来埋单就得十元”。文学家刘以鬯所著小说《酒徒》(1962),亦多次用上此语(例如第三十一章:“我吩咐伙计埋单”)。

传播

编辑

埋单一词亦为海外华人所用,并见于海外报章。加拿大《大汉公报》(1971):“匪徒……仅留下她够埋单的茶钱”[4]。然而亦有误解词义的情况,例如《南洋华语俚俗辞典》(1962, p.38)[5]称埋单的意思为“开单,开发票”,尽管埋单时也可以开发票,但结账与开发票本身是两回事,而埋单的意思只局限于前者。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与香港交流日趋频繁,香港俚语亦开始渗入官话语汇之中。由于官话没有粤语“埋单、埋数、埋年、埋尾、埋身、埋位、埋堆、埋口、闩埋门、望埋去、做埋佢”等等词汇或词组[6],操官话者不能掌握粤语“埋”字的语义,因此埋单一词传入内地,就讹为“买单”。官话的“买单”一词中“买”字读作半三声,调值211,实际使用上等同粤语“埋”字低平调。[7] 其他操官话的社群,诸如台湾或新加坡华人,亦有此情况。甚至台湾的教育部字典查无“埋单”一词,但却有“买单”的词[8]。而闽南语称买单为“结数”(kiat-siàu)。

现时,由于语言习惯有别,结账、埋单与买单三词的使用状况,亦因地而异。以下是三个词语各自于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上海和北京六地的报纸之中的相对使用频率:[9]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加坡 上海 北京
结账 11.76 13.45 11.76 14.29 40.34 8.4 100
埋单 65 15 0 5 15 0 100
买单 3.45 3.45 51.72 10.34 24.14 6.9 10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从方言比较看粤语“埋”的语源 / In Search of the Etymological Source of Cantonese “mai”: A Comparative Approach.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8). 
  2. ^ 香港电台“网上学习”:俗语趣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3年 ;另转载于《文汇报》,“俗语趣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3年2月8日。
  3. ^ 【数码时代的中国人文学科研究】第十三章 早期语料库分析在当代词典编纂的应用─以粤语“埋”的历时演变及现代释义为例/Using corpus-based findings from early linguistic materials in contemporary lexicography: Implications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 lexicographic definitions of [mai11] (埋) in Cantonese
  4. ^ 飞仔劫贵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汉公报(加拿大),1971年4月24日,p.7。
  5. ^ 许云樵编,南洋华语俚俗辞典,星洲世界书局,1961年。
  6. ^ 陆镜光,广州话“埋”字的语义分析,《语言文字学研究》,2005年,页297-303。
  7. ^ 衣食住行AA制.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8. ^ 中华民国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买单[永久失效链接]
  9. ^ 邹嘉彦、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页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