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志
又名《析津志典》,《燕京志》,凡34册[1],元人熊夢祥撰
《析津志》,又名《析津志典》,《燕京志》,凡34册[1],元人熊梦祥撰,是析津(今北京市)最早的地方志书。 注: 南北朝时,北周学者阳休之曾编撰《 幽州人物志》一书,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可惜此书早巳亡佚.
析津即元大都(今北京市),又称燕京、幽陵、幽都、幽州。析津本古冀州之地,后来成为辽的属地,辽时又叫作南京析津府,名称来自于“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
熊梦祥任官崇文监期间,有机会阅读大量内府藏书,于是在今门头沟的斋堂写成《析津志》[2]。《析津志》详细地记述元代都城大都(北京)的情况,对析津的城池、坊巷、官署、庙宇、人物、风俗、学校等都有详细的记载。此书久佚。明朝杨士奇在《文渊阁书目》著录为《析津志典》。
朱彝尊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许多《析津志》的文字,写成《日下旧闻考》一书。光绪年间缪荃孙纂修《顺天府志》时,从《永乐大典》中,整理出《析津志》遗文。1982年,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又接续整理《析津志》,近10万字,仅约原本的一半,编为《析津志辑佚》一书,前后经历了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