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厘,又称厘价,即用银两表示的银元价格。所谓“洋”即“大洋”,指代银元,由于银元对银两的价格变动只有最多到厘,因此称作“洋厘”。在中国近现代,市场上流通银两银元两种货币,两者之间经常有互换的需求,因此产生了洋厘行市。

价格

编辑

由于银两并没有统一平色规格,因此银元很难折合为某部分具体的银两,商家一般都是通过虚银两记账。虚银两是记账时银两的默认成色,任何规格的具体银两都需要折算为这一规格入账。银元是近现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产物,主要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和本国自制的龙洋等类型,重量在库平七钱二分至七千三分左右,厘价一般也会根据两元需求围绕银元银含量折算银两价格上下波动,洋少则厘贵,洋多则厘贱。上海历史上,洋厘最高曾经达到8.375钱(1911年),后来规定厘价在7—8钱之间。钱业公会会在每天的早上和中午公布价格,日内价格变化不会超过1厘,故此得名。[1][2]

历史行市

编辑

最初中外贸易只会使用西班牙的本洋,然而实际上西班牙由于在19世纪初南美独立战争中失去南美产银区,早已不再铸造本洋,而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市面本洋逐渐断绝。为了便利交易,上海的华洋商人公议使用上海规元虚银两单位作为本洋的替代品,所有外洋都需要换算成规元银两,由此产生了洋厘市场。1890年各地龙洋开始铸造,但因为各种原因生产出来的银元平色鱼龙混杂,因此衍生出不同币种的洋厘行情,历史曾有鹰洋行情、本洋行情、国币行情等等。1914年袁大头铸造后很快取代了龙洋的地位,因此1915年开始龙洋行情取消,部分龙洋归并到袁大头的国币行情。1919年,由于墨西哥在1905年停止铸造鹰洋,鹰洋存量日益减少,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汇丰银行坚持以鹰洋支付盐税,恰逢五四运动,钱业联合学生举行罢市取消了鹰洋行情,最后只剩下了国币行情。1933年废两改元中,政府规定以固定厘价换算银两与银元,洋厘行情彻底废除。[1][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李贵勤. 中国近代货币史中的洋厘.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3, (3). 
  2. ^ 钱庄. 上海金融志.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3. ^ 邹晓昇. 银元主币流通与上海洋厘行市的更替. 史学月刊. 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