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化
满化,即是满洲化、满族化,主要是指由后金建立至清末民初,汉族、蒙古族等非满族群接受满族文化,产生文化同化及文化认同的现象。
在清朝建立后,其统治下中国东北地区(包括汉地辽东)的汉族及其他非满民族等皆受到满族同化,成为满族一分子。清军入关后更将汉地全境纳入统治,汉族无论是权贵或平民,皆被迫改为满族发型,改穿满人服饰,也是满化的特征之一。直到民国时,仍有汉族人认同满族文化,以满人自居,满族文化对于中国留下很深的影响。
概论
编辑16世纪末,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随即努尔哈赤及其子孙在与明朝的征战过程中不断俘虏汉人百姓,招降汉族官员,可以用“数以百万计”计算。“俘获的汉人沦为汗、贝勒和八旗官将的包衣,其中一部分人被编入包衣佐领,分隶八旗,称为‘包衣旗人’。清军入关后,特别是在消灭明朝残余势力,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满族王公贵族掠夺了大量汉人,“诸王将军大臣于攻城克敌之时……多将良民子女,或借名通贼,或将良民庐舍焚毁,子女俘获,财物攘取。”加之清军入关后,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投充满人,这些汉人都成为满族王公贵族的包衣,他们或在庄园耕作,或作为家奴为满族王公贵族服务。康熙平定三藩后,又扩大了汉军八旗的编制,汉军八旗,特别是包衣旗人在清朝存续期间逐渐“满化”,遵从满俗,改从满姓等,他们的后裔很多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报满族,成为满族人[1]。晚清时期,不少汉军旗人,效仿满洲旗人习俗,不使用姓氏,仅称名字,如寿山、裕庚。他们的后代亦如满洲旗人后代一样,使用随名姓,而非原来的汉姓。
到清朝末年,这些汉人在政治立场和民族意识中已然彻底满族化。清朝结束后,他们仍以满人自居,并且认定自己的民族身份是满族,例如当代尚可喜家族即为满族[2]。
政策导向
编辑清初被掠的汉人有的自幼就与满人紧密联系,这些人在语言上逐渐满化,根据《广阳杂记》记载:“满洲掠去汉人子女,年幼者习满语纯熟,与直女真无别”说明他们在语言上彻底满洲化[1]。
清朝统治者强调八旗为国家之根基,而“国语骑射,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除了满洲八旗子弟重视“国语骑射”外,统治者规定八旗汉军子弟亦习国语,练骑射,纳入满洲规范,这在政策上促使汉人满洲化[1]。
清廷规定,汉军官员被引荐时,必须用满语回答皇帝的问话,光绪十三年(1887)诏谕:“向来汉军人员引见,应口奏清语履历”,并强调“汉军世历旗籍,国语理宜熟谙,嗣后引见人员,务当遵照向例,口奏清语履历,毋得再有违误。”[1]
原因
编辑努尔哈赤起兵后,被俘虏或归降的汉族人,他们成为最早与满人相处的汉族人,也是最早满化的汉人。而清军入关前后随着满族上升为统治民族,其社会地位的优越性凸显出来,加之清朝统治者一再强调八旗是国家之根本,在政策上有许多优待,如科举考试、为官的途径、八旗的土地、八旗的抚恤,甚至在法律上也是旗(八旗子弟)民(汉民)有别。这对于原明朝汉族官民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纷纷入旗,以寻求享受与满洲八旗子弟同等的待遇,比如占有满洲官缺及满洲名额参加科举考试等。
参考文献
编辑- 夏宇旭,〈略论清代汉人的“满化”〉,收入《满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18-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