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池河是长江荆江干流向洞庭湖的四条分流河道之一,也是洞庭湖水沙的来源之一。

藕池河北端为荆江干流南岸的分江口——公安县藕池镇石首市南口镇之间的藕池口(无闸门,自然状态),南流注入洞庭湖

河道

编辑

藕池河水系紊乱,以安乡河、团山河、南县河为西、中、东三条支流。水系河流总长368公里。通航里程204公里。东支为主流。[1]

流经湖北省石首市境内79公里,分为一干三支,即东中支上游干流39公里、西支安乡河19公里、中支团山河20公里、东支鲇鱼须河1公里。

东支南县河,起自藕池口,入湖南省华容县。在殷家洲(江波渡)又分东、西两支:[2]

  • 西支名梅田湖河(扁担河),经梅田湖镇。原在梅田村张家湾分一支名张家湾小河,于“扇子拐”合主流。经易家咀、南岳庙(今操军镇南岳庙社区)至南县城关。于“九斤麻”汇“鲇鱼须河”。
  • 东支名鲇鱼须河。全长27公里。原在薛家滩分支西南流,名“西来庵河”,经下闸口,于易家嘴会梅田湖河,现已经封堵入口。主流再于砚溪渡、挪堤拐又分两支西南流,一名砚溪渡小河,一名留仙窖小河。两水在岳城寺汇流,经马蹄、白莲汇西支梅田湖河。

东支的梅田湖河、鲇鱼须河在“九斤麻”汇合后,立即分为两股入湖:

  • 西南流名沱江(三仙湖河),起自南洲镇,经乌嘴、八百弓、茅草街入南洞庭湖;全长41.02km。是大通湖垸与育乐垸的界河。由于河道淤塞、河床抬高4.08m,成了悬河。常年无法航行。2002年完成上下堵坝,坝顶高程39.30m。建有上坝引水闸,下坝船闸和泄水闸。
  • 东南流为主流,称注滋口河,至注滋口,入东洞庭湖,长106公里,自湘鄂省界经注滋口至团洲长81公里。通航5~300吨级船舶。

中支团山河[3],自黄金嘴由东支分出,经团山寺镇,在虎头山(陈家岭)又分为左右两支

  • 左支为哑巴渡河为中支主流
  • 右支为三岔河(陈家岭河)。为安乡县南县的界河。长23公里,通航5~30吨级船舶。设有三岔河报汛水位站,最高水位38.53米(1999.07.21),1954年水位37.85米。河道萎缩,行洪能力弱;断流期长,水资源缺乏;局部堤岸冲刷,崩岸不断;堤防透水性强,渗透破坏严重。

左、右两支绕南县南顶垸两侧南下,在青茅岗汇流。继续南下,经河花咀在下柴市入西支。经至南县茅草街汇入澧水洪道,在南嘴西洞庭湖。总长81公里。河床多泥沙。河道分汊,可季节性通航5~100吨级船舶。

西支安乡河,在安乡县境内称为官垱河。起自藕池镇南500米高陵镇进口,作为公安县石首市的界河,经康家岗、茅草街,入湖南省安乡县,经官垱麻河口,在南县下柴市汇入中支。西支已失去航运条件。全长91公里,湖北境内19公里(其中湖北、湖南共界5公里),安乡44公里,南县42公里,安、南两县共界9公里。西支康家岗水文站记载:1937年过流6180秒立米,占宜昌来量的11.4%;1954年最高水位为38.84米,分流量2890秒立米,占宜昌来量的4.3%,1981年分流量757秒立米,占宜昌来量的1.1%,1989年分流量为630秒立米,占宜昌来量的1.0%;1991年分流量424秒立迷,站宜昌来量的0.84%;1993年分流量为456秒立米,占宜昌来量的0.85%;1998年最高水位39.67m,分流量为592秒立米,占宜昌来量的0.93%。河道萎缩快,行洪能力差;常年断流,水资源缺乏;堤岸局部遭冲刷,崩岸不断;堤防透水性强,渗透破坏严重。[4]

水文历史

编辑

清咸丰二年(1852年)荆江南岸藕池天心洲附近的“马林工”堤防,“当洪水高涨不退之际,拟向藕池方面开口消洪,以杀水势,南岸不肯决口,驻防将军用大炮对准南岸轰击,抢险人群纷纷逃命,南岸遂溃”[5]。由于“民力拮据”未堵口。次年汛期,长江水沿决口流向华容县西境,夺占华容河西支。清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特大洪水,在未复堤原溃口的藕池口汹涌南下,冲成大河,长江洪水大部分进入洞庭湖。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的《咸丰朝军机处录副奏折》记载,“水势建瓴直下,漫城而入,水高出城墙丈余,阖邑被淹,江湖连成一片,民堤漫塌尤多”。长江干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使得藕池河和洞庭湖逐渐淤塞,藕池河的分泄能力也逐年下降。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查看荆江大堤和藕池河后在一份奏折中写:“江水入湖挟泥带沙以南趋西湖一带淤地成洲,土人名曰南洲,地广土沃,土客互争,实为湖南隐患。且淤洲日宽,湖面愈狭,内水阻遏不消,滨湖州县,胥受其害。”

1949年前,藕池口多年平均分流量为17558.5m3/s,占宜昌来量的31.41%。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藕池口分流量为14790m3/s,占宜昌来水量的22.14%;径流量1155.9亿m3,占宜昌来量的20.1%。1951年到1966年下荆江裁弯前,平均分流量12201.9m3/s,占宜昌来量的22.24%,径流量平均690.06亿m3,占宜昌同期平均15.38%。1972年下荆江裁弯完成后,多年平均为6465m3/s,占宜昌来量的12.64%。1981年长江上游特大洪水藕池口分流量为8874m3/s,占宜昌来量的12.6%。

藕池口分流大部分洪水进入洞庭湖以后,下荆江流量大大减小,破坏了上下荆江的平衡关系,造成下荆江的大河道与小流量不相适应,就产生河道淤塞弯曲萎缩。1887年、1909年、1947年、1972年分别在古长堤、尺八口、碾子湾、沙滩子发生的四次自然裁弯。下荆江裁弯后,降低了新厂水位约1.3米,等同于抬高了藕池口进流高程,枯水期藕池河口门的河底悬在长江水面3到5米之上。由于洞庭湖南水顶托,藕池河常出现南水倒流,如1998年、1999年、2003年汛期,藕池河中支团山河虎山头至团山寺出现0.03至0.07米负落差。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岳阳市志第八册交通卷第一章水上交通第一节航道.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2. ^ 韩其为 周松鹤:“三口分流河道的特性及演变规律”,《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第5期,第5-8页。
  3. ^ 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郑云 车荣华:“团山河抢险的两天三夜”,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07月28日. [2021年1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6日). 
  4. ^ 陈帮 李志威 胡旭跃 谭岚:“藕池河形态变化与冲淤过程研究”,《泥沙研究》,2019年第4期,第33-40页。
  5. ^ 段毓云:《南县乡土笔记》,民国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