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鸬鹚

一种栖息于北美洲的游禽

角鸬鹚学名Nannopterum auritum,中国大陆作角鸬鹚,台湾作双冠鸬鹚),是一种栖息于北美洲游禽

角鸬鹚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鲣鸟目 Suliformes
科: 普通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属: 短翅鸬鹚属 Nannopterum
种:
角鸬鹚 N. auritum
双名法
Nannopterum auritum
(Lesson, RP, 1831)

繁衍

编辑

角鸬鹚主要于沿海地区河流湖泊繁衍。牠们在上、悬崖边缘或小岛的地上筑巢,喜爱群居,经常会与其他水鸟一起出现。

食物

编辑

角鸬鹚的食物可以在大海、湖泊及河流里找到。就如其他普通鸬鹚般,角鸬鹚会潜水找寻猎物,主要的食物为鱼类,但有时亦会以两栖类甲壳纲动物为食物。当牠们补捉了鱼类后,会将鱼抛起,并首先进食鱼类的头部。

外形特征

编辑
 
未成年的角鸬鹚,摄于加里福尼亚

角鸬鹚是黑色的大型鸟类,长约74–91厘米,翼展为132厘米,有很长的尾巴及黄色的喉核,而且在特定光度下会显示出绿色的光泽。西方的角鸬鹚的白色的双冠只可以在其极短的繁衍周期时看到,而东方的角鸬鹚的双冠则显得较为深色。未成年的角鸬鹚身体为啡色,脸部、前颈胸脯为白色。

活动范围

编辑

角鸬鹚的活动范围极其广阔,会在任何未被冰封的海岸飞行,最北会飞行至南阿拉斯加州的西海岸及南新英格兰的东海岸,最南可以在墨西哥巴哈马群岛发现其踪迹。角鸬鹚会在气候严寒时由东加拿大向南迁移,有时候部分离群的更会飞行至欧洲

生活习性

编辑

角鸬鹚可以潜入深水捕鱼,捕鱼时通常只会看到牠们的颈部及头部。角鸬鹚用自身的脚部来在水里推进并可以潜入1.5米 - 7.5米深的水里达30秒 - 70秒,上回水面后会用一段较长的时间站立起来,并将其翅膀尽量展开,以使其尽快被风干,因为牠们的翅膀并不防水。牠们会在水面低飞,嘴则会微微翘起,迁移时有时候会出现一大队单行排列的移民队伍。

数量问题

编辑

1960年代,角鸬鹚的数量曾一度因农药滴滴涕的大量使用而大幅减少。而迁移队伍里的角鸬鹚亦经常受到人们的逼害,因为渔夫认为牠们与其抢夺渔获。

最近角鸬鹚的数量却史无前例地大幅增长,学者们相信这是因为污染物数量的下降,特别是滴滴涕停止使用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学者们亦相信牠们数量增长如此迅速与水产养殖湖泊在北美洲盛行不无关系,因为水产养殖湖泊为角鸬鹚提供了渡过寒冬的食物。

 
角鸬鹚于水面上寻觅猎物的情景

此外,大湖地区的角鸬鹚筑巢数量亦大幅增长,学者们相信这是因为大湖里有着一种角鸬鹚很喜爱的鱼类温类鱼及大湖的环境适合其筑巢与繁衍。但角鸬鹚亦会补捉其他鱼类进食,这使得大湖的生态出现失衡。科学家仍未对此达成一致共识,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角鸬鹚在某些地区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鱼类数目的因素。

亦因如此,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部门最近开始采取行动以限制角鸬鹚的繁衍数量。

然而,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部门仍然有点失策,因为法律限制普通市民不可捕猎,因此只靠他们的行动并不足以达成目标,角鸬鹚的数量仍在大幅增长。美国及加拿大的相关政府部门仍在为此寻求更佳的对策。

参考资料

编辑
  • Alsop, Fred J. III; Birds of Texas. Smithsonian Handbooks: DK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NY (20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