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华民国仪队
O-ring在话题“最有名?”中的最新留言:5年前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最有名?
编辑中华民国仪队推广暨研究发展协会好像还在筹备中
编辑该协会目前应该还在筹备中,正式的流程还没跑完
而相类似协会今年也如雨后春笋冒出
但最早的仪队相关协会应该还是“中华民国乐仪旗舞协会”
再来依序是“北一女中乐仪旗队永续发展协会”、“桃园县仪队发展协会”
而现在正在筹备中的有“台湾仪队育成发展协会”及“中华民国仪队推广暨研究发展协会”(名称似乎有变动)
这是我目前认知中的情况~
中华民国仪队的种类
编辑基本上分为三种: 1.军事单位的仪队。如宪兵仪队。 2.学校单位的仪队。如各院校仪队。 3.民间单位的仪队。如礼仪社仪队。
这里有个疑问, 第三点所指的, 该不会是帮人处理后事的礼仪社吧?蓝斯艾瑞克 (留言) 2010年11月1日 (一) 05:00 (UTC)
改动说明
编辑- 将原本的“驻地”改为“礼兵哨点”:驻地一词,较适用于长期驻扎某地(数年至数十年)、人数多(至少一个排)且有战技训练的军事单位。派驻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忠烈祠的仪队成员(有个专称叫礼兵),都是经过挑选的(并非每位仪队队员都有机会到这些地方),人数最多只会有一个班,而且不会有任何战技训练。换言之,驻地这个词汇,较适合用来指称礼兵原属单位的所在地。
- 修正各景点的仪队军种:原来的写法,会让人误以为某地点就是某军仪队的固定驻扎地。但实际上,这三个地方的礼兵是分别由四军种的仪队轮流驻扎 (每三个月轮调一次),不过这已是十多年前的模式,后来有没有改我不晓得。至于桃园的礼兵哨,我没去了解过,所以暂时保持空白。蓝斯艾瑞克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01:04 (UTC)
建议拆分条目
编辑建议将此条目拆分为中华民国仪队、中华民国学生仪队和中华民国民间仪队,理由是三者的性质和目的都不相同。
- 仪队是军事部队,是国家庆典、仪式和国宾访问中的一项军事传统和礼仪。
- 学生仪队是学生团体,主要目的参与体育运动的表演和竞赛,是校园文化的象征。
- 民间仪队是民间的福利组织。
将三者分开是为避免外界对三者的定位和功能产生混淆。--O-ring(留言) 2013年12月25日 (三) 01:24 (UTC)
- (+)支持拆分,但做法略有不同:“三军仪队”内容丰富且有其独立成为条目的必要性,建议拆为中华民国三军仪队(目前重定向回本条目),毕竟“中华民国仪队”字样并不见得会令人觉得就是指三军仪队,否则当初条目内容也不用这么写法;学生仪队内容也还足够,拆分成中华民国学生仪队没问题;但民间仪队内容明显不足,而且其重要性也不能与前两者相比,故留在原条目即可。拆分后的原条目就当成中华民国仪队文化的总论。--Kolyma(留言) 2014年10月5日 (日) 08:32 (UTC)
- 你的意见合理,三军仪队和学生仪队的重要性都不低,这样拆分也可。--O-ring(留言) 2014年10月6日 (一) 09:0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