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波兰语:Stanisław Herman Lem,波兰语:[staˈɲiswaf ˈlɛm] (ⓘ),1921年9月12日—2006年3月27日),波兰科幻小说作家。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Stanisław Lem | |
---|---|
出生 | 1921年9月12日 波兰利维夫 |
逝世 | 2006年3月27日(84岁) 波兰克拉科夫 |
职业 | 作家 |
国籍 | 波兰 |
创作时期 | 1946–2005年 |
体裁 | 硬科幻, 哲学, 讽刺 |
配偶 | Barbara Leśniak (1953–2006) |
受影响于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齐普里安·诺尔维德 斯坦尼斯瓦夫·伊格纳齐·维特凯维奇 |
官方网站 | |
lem |
他的作品常探讨哲学主题:科技的影响、智慧的本质、与外星人互相理解的可能性、人类能力限制。他的许多科幻小说都具有讽刺和幽默的特点。其作品的英译本大多由Michael Kandel翻译。
生平
编辑他生于利沃夫,父亲是喉科学家、前奥匈帝国军队医生。他是犹太人[1],在罗马天主教的环境下长大,但莱姆自认无神论者。[2]。他在利沃夫大学接受医学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莱姆假冒汽车技工,暗地里参加反抗德国人的组织。战后,波兰东部归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统治[3]。他一家跟许多波兰人一样,搬到克拉科夫。莱姆在亚捷隆大学继续学业,可是最后因为拒绝按李森科主义回答问题,考试不及格。这使得他不能成为军医。他选择当研究助理,闲时写小说。
1946年,他开始写诗。在此之前,他写过几本一角小说。在那一年,他写了第一本科幻小说《火星来的人》(Człowiek z Marsa)。
当时,波兰政府规定出版作品必先经审查机构批准。1948年他写成半自传式小说《Hospital of the Transfiguration》(Szpital Przemienienia),直至1955年,莱姆加入了一段符合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情节,方获通过出版。1951年,审查机构将《太空人》(Astronauci)定性为少年科幻小说,莱姆被逼加入大量关于“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的内容。不过这种种未令莱姆放弃成为全职作家。
1956年发生了波兰十月,波兰开始去斯大林化,人们有更大的言论自由。莱姆开始当全职作者,接着12年内,他写了17本书。其中一些书籍的译本出现在东方集团国家内的书店。
1957年他发表首部非小说作品《对话》(Dialogi)。1964年他出版了《技术大全》(Summa Technologiae),内容包括当时只在“纸上谈兵”层面的技术如虚拟真实、纳米科技等,如何影响人类的思想。之后他继续发表小说和此类哲学文章,到了1980年代他开始集中后者。
1974年,幽默短篇小说集《机器人大师》(Cyberiada)出现英译本。与外星人接触这个主题出现在《索拉里斯星》(Solaris, 1961年)、《其主之声》(Głos pana, 1983年)、《惨败》(Fiasko, 1986年)三部小说内。《索拉里斯星》曾多度被改编为电影。
纪念
编辑影响
编辑热门城市规划游戏《模拟城市》的部分灵感来自莱姆的《机器人大师》。[7]电子游戏《群星》也深受莱姆作品的启发。[8]
电影《51号星球》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外星人莱姆,就是编剧乔·斯蒂尔曼以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名字命名的。[9]
《索拉里斯星》于1968年被俄罗斯导演鲍里斯·尼伦伯格拍成电影,1972年又被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拍成电影——该片于1972年获得康城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2002年被史蒂文·索德伯格拍成电影。影评人指出,塔可夫斯基的改编对后来的科幻电影产生了影响,如《黑洞表面》(1997年)[10] [11]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2010年)。[12]
他的作品还有其他一些戏剧和音乐改编作品。然而,莱姆本人对大多数改编作品都持批评态度。[13]唯一的例外是1968年由安杰依·瓦伊达改编的《千层糕》。[14]2013年,以色列和波兰联合制作的《未来学大会》上映,该片的灵感来自莱姆的同名小说。[15]
久尔吉·帕尔菲(György Pálfi)执导了《其主之声》的同名改编电影,该片于2018年上映。
2023年,11 Bit Studios 发行了冒险游戏《无敌号》。游戏改编自莱姆1964年的同名小说。
主要著作
编辑- 《索拉里斯星》
- 《完美的真空》
- 《未来学大会》
- 《其主之声》
- 《惨败》
- 《无敌号》
- 《机器人大师》
- 《伊甸》
- 《莱姆狂想曲》
- 《技术大全》
- 《星际旅行日记》
- 《太空旅行者的回忆录》
参考文献
编辑- ^ Stanislaw Lem: Chance and Or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传文章,第59期《纽约人》(1984年1月30日) 88-98; 《犹太记事》讣闻(2006年5月18日)
- ^ An Interview with Stanislaw L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eter Engel. Missouri Review Volume 7, Number 2, 1984.
- ^ Lem, Stanislaw. (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June 30, 2006,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Premium Service]
- ^ "UCHWAŁA SEJMU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z dnia 27 listopada 2020 r. w sprawie ustanowienia roku 2021 Rokiem Stanisława Lema" (PDF).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21).
- ^ The Lem Year. THE LEM YEAR.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英语).
- ^ Rok Lema. ROK LEMA.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波兰语).
- ^ Making City Planning a Game - New York Times. web.archive.org. 2007-10-13 [2024-11-20].
- ^ Stellaris Devs Pay Tribute to Lem in New Update. Gamepressure.com. [2024-11-20] (英语).
- ^ Wyborcza.pl. wyborcza.pl. [2024-11-20].
- ^ Event Horizon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 (1997) | Roger Ebert. www.rogerebert.com. [2024-11-20] (美国英语).
- ^ Rosenbaum, Jonathan. Event Horizon. Chicago Reader. 2015-02-18 [2024-11-20] (美国英语).
- ^ Bowen, Kevin. Inception – THE OTHER VIEW. Screen Comment. 2010-07-16 [2024-11-20] (美国英语).
- ^ Swirski, Peter.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tanislaw Lem.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tanislaw Lem.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2006-07-27. ISBN 978-0-7735-7507-3 (英语).
- ^ Stanisław Lem - Stanisław Lem czyli życie spełnione. solaris.lem.pl. [2024-11-20].
- ^ Israeli Polish coproduction The Congress to Open Director’s Fortnight in Cannes - FilmNewEurope.com. web.archive.org. 2013-05-20 [2024-11-20].
外部链接
编辑- 官方网站, maintained by Lem's son and secretary
- forum.lem.p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et forum about Lem and his works
- Lemopedia, The Lem Encyclo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ki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互联网档案馆中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网络推理小说数据库上的Stanisław Lem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Stanisław Lem: Did the Holocaust Shape His Sci-Fi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Cultur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