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通
吴伯通(1441年—1502年),字原明,号石谷,四川顺庆府广安州浓溪镇人,民籍,治《易经》,年二十四岁中式天顺八年甲申科第三甲第八十九名进士[1]。四月初三日生,行二,曾祖吴海;祖吴友能;父吴辅;母辛氏。具庆下,妻欧氏,兄伯良,弟伯淳。家宅在广安州青莲庵以南六十里的地方[2]。由州学增广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十五名[3]。授官大理寺右评事。成化十一年(1475年)升任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在河南兴建书院四所。成化十九年(1483年),父丧丁忧去职。后起为浙江提学副使,转云南按察使。[4][5]弘治十一年(1498年),转贵州按察使。同年冬辞官回乡。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月病卒,墓在广安州东北。[6]其留存在世有吴伯通达意稿三十四卷[7]及著作《嘉禾瑞麦诗》[8]
- 大理寺署右寺副
- 成化十一年正月,升河南按察司佥事吴佥事
- 成化十四年三月,提调学校
- 弘治二年十一月,浙江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 弘治九年四月,升云南按察使
- 成化十四年三月,提调学校
- 弘治十年二月,六科言其才力不及,例应调用,而十三道言其老懦无为,例应致仕,调贵州按察使
- 弘治十二年正月,罢归
吴伯通 | |
---|---|
大明 | |
籍贯 | 四川顺庆府广安州 |
出生 | 四月初三日 |
配偶 | 欧氏 |
亲属 | 曾祖吴海,祖吴友能,父吴辅,母辛氏 |
出身 | |
|
参考资料
编辑- ^ 1464年,吴伯通赐进士第,初授大理寺右评事,成为事业的开端。这时遇到一个老乡,他叫潘青,字源洁,也叫潘源洁。这个人对独自一人到京工作的吴伯通帮助很大:“独寓京邸”,“选曹招予与同馆食,待予如兄弟。”。可以这么说,吴伯通与潘青的关系,正如吴伯通自己说:“谊盖厚矣。”。潘青是湖北荆州府推官,潘青的先祖来自江西袁洲府宜春县人。曾祖潘觉应,元季之乱入蜀,居广安,当时为广安州人;祖为潘福,字善初,配陶氏;父亲潘可学,字幽礼,年九十余岁,蒙诏恩授承事郎,予冠带以荣终身,潘青的母亲邓氏,继范氏、丁氏、郭氏。潘青是邓氏所生,开始娶州人周永清的女儿,后娶河南西华县簿宕渠蒲永康的女儿,后娶顺天府推官刘尚伦的女儿。藩青有五个儿子:潘时中(先去世)、潘时正(娶丁氏)、潘彦(取周氏)、潘时冕(国子监生)、潘时懋(娶杨氏)。两个女儿潘时兰,嫁指挥佥事李英,潘时蕙,嫁湖广按察司佥事邓杞子拱明。孙男有五个:潘柱(娶陶氏)、潘桄、潘枨、潘槔。
- ^ 青莲庵在州北六十里即吴伯通宅子《(雍正)四川通志47卷卷二 十八下》
- ^ 《天顺八年甲申科进士登科录》
- ^ 吴伯通广安人天顺进士历官按察使学务躬行以道自任督学河南浙江振起士类惓惓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人手录白鹿洞规示之著达意稿续近思录其学根极于性命之理而发挥于王道学者称石谷先生《(万历)四川总志34卷 四川总志卷之十 明万历刻本》
- ^ 弘治三年按察使干大节提学副使吴伯通恊命修葺学宫因立科第题名石翰林《(万历)杭州府志100卷 万历杭州府志卷之四十一 明万历刻本》吴伯通字原明四川广安州人天顺甲申进士弘治三年擢浙江提学副使覃精百家尤粹于性命之学严立科条以督诸士诸士亦严事之甄别精当善奖进人如胡端敏孙忠烈秦从简辈皆识㧞于畴伍中以国器期之后皆树忠节以功徳知名当世《(万历)杭州府志100卷 万历杭州府志卷之六十二 明万历刻本》
- ^ 墓在广安州东北《(雍正)四川通志47卷卷二十九上》
- ^ 吴伯通达意稿三十四卷四川广安州人甲申进士《文瑞楼藏书目录12卷文 瑞楼藏书目录卷十- -清嘉 夔四至十六年桐川顾氏刻让书斋丛书本》
- ^ 嘉禾瑞麦诗 明 吴伯通 萋萋禾苗在彼东阡有黍有粟灵雨膏焉益之霡霂稼滋蕃鲜一茎三穗兹岂偶然父老佥曰我尹仁贤尹不自居功归于天和德于上吾皇惟干臣则坤道代终无愆卓哉令尹君子谦谦我昔持节宛洛十年作人无效永负鱼鸢披图感愧旱麓之篇安得嘉谷于牣三川《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320卷 草木典第二十三卷 清雍正铜活字本》
- 吴伯通 广安方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