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灭北汉之战
宋灭北汉之战,是北宋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发动的,针对中原国家的最后一场统一战争。战役于当年结束,最终以北汉灭亡告终,该战役同时结束了中原地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
宋灭北汉之战 | |||||||
---|---|---|---|---|---|---|---|
北宋开国战争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北宋 |
北汉 辽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赵光义 潘美 崔彦进 李汉琼 曹翰 刘遇 |
北汉军: 刘继元 辽军: 耶律沙 耶律斜轸 耶律善补 耶律敌烈† 韩侼 | ||||||
兵力 | |||||||
不详 | 不详 |
战役背景
编辑后周枢密使郭威“篡夺”后汉建立后周,直接导致了北汉的建立,这也使得北汉和后周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2],北汉和辽朝对后周的出兵间接导致了陈桥兵变的发生[注 1]。北宋建立后,和北汉之间的摩擦也一直不断。
开宝二年(969年),在灭亡后蜀之后,太祖赵匡胤开始了北宋第一次大规模针对北汉的战争。[注 2]此次战争中,宋军掘开汾河,用河水灌太原城,[注 3]却由于对水淹战术不了解,并没有成功用水攻克城防。[注 4]加上屯兵地点很失误地选择在了甘草地中,导致士兵当中出现了严重的腹泻,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军队作战,赵匡胤不得已下令撤军[注 5],不过却撤走了太原城周边万余户居民[注 6]。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冬天,宋军在与北汉接壤的晋、潞、邢、洺、镇、冀等州囤积兵粮,并且大量铸造攻城工具。[注 7]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赵光义利用施压等方式,迫使吴越国王钱俶[注 8]和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注 9]献地归降。此时整个中原地区,除了被辽控制的绝大部分幽云十六州地区之外,只剩下了北汉一国不属于北宋版图。在征询了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彬等人的意见之后,[注 10]赵光义下令对北汉展开讨伐[注 11]。而当时的北汉作为辽国的附属国,使得辽国也被迫派兵支援。
战前准备
编辑北宋
编辑北宋方面,于太平兴国四年正月,派出以宣徽南院使、开府仪同三司、山南东道节度使、判太原行府事潘美为主将、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彰德军节度使李汉琼、桂州观察使曹翰、彰信军节度使刘遇等人为副将的部队主攻太原[注 12];同时派遣云州观察使郭进等率部前往石岭关[注 13]。
北汉
编辑北汉方面,只有率军固守,其中在专门为了抵御宋军而设立的隆州布置了重兵[注 14]。同时,北汉国主刘继元派遣使者前往辽求援[注 15]。
辽
编辑辽景宗耶律贤在得知北宋要攻打北汉之后,曾派遣使者前往质询原因[注 16],在得到赵光义强硬的回复[注 17]之后,于太平兴国四年(辽纪年乾亨元年)二月,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塔尔(耶律敌烈)、南院大王耶律色珍(耶律斜轸)以及枢密副使穆济(耶律抹只)前往援助北汉[注 18]。
战役过程
编辑白马岭之战
编辑太平兴国四年三月,战斗正式打响。赵光义派遣郢州刺史尹勋主攻隆州[注 20],客省副使齐廷琛、洛苑副使侯美主攻盂县[注 21],引进使、汾州防御使田钦祚前往石岭关与郭进配合作战。但是田钦祚与郭进不和,致使在作战时消极避战,被部下状告而改授官衔为睦州防御使,但仍在石岭关监军[注 22]。
当月,赵光义派遣六宅使侯继隆、淄州刺史王贵率部攻打沁州[注 23][注 24],王僎率部攻打汾州[注 25]。
在田钦祚被调职三天后,郭进率军在西龙门寨击溃北汉军[注 26]。九天后,郭进部与耶律沙等人率领的辽军在一条大河谷前遭遇。辽军内部在是否渡河与郭进部作战上产生了争执[注 27],塔尔率部率先渡河,没等渡过一半,就被郭进率军突击,全军溃败。塔尔等人全部战死,耶律沙、穆济在随后赶到的耶律色珍部的掩护下均只身逃走。此战中,郭进还缴获了北汉国主求援的密信,并将其展示给了守城的北汉军,北汉军士气大减。[注 28]
此战之后,当年四月北汉驸马都尉卢俊再次前往辽国求援,却只能无果而归。[注 29]
岚州之战
编辑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在和白马岭之战差不多相同的时间,赵光义派遣闲厩副使、知府州事折御卿、供奉官尹宪二人率军攻打岚州。[注 30]
进入四月,进攻岚州的部队在岚州城外战胜击溃北汉军。两天后,另外一路宋军攻克盂县。[注 31]
十二天后,折御卿击败北汉岢岚军,抓获其军使折令图。[注 32]
在解晖等人率部成功攻下隆州三天后[注 33],折御卿部攻克岚州,杀掉了守城将领、北汉宪州刺史郭翊,生擒北汉夔州节度使马延忠。[注 34]
太原之战
编辑太平兴国四年四月,赵光义赶到太原城下,并于次日慰劳驻军。第三天,赵光义给刘继元写了一份劝降书,不过守城军士不敢接收。[注 35]
抵达太原的第四天,赵光义来到城西监督宋军攻城,宋殿前司步军天武军军校荆嗣率众登城,脚上被射中两箭,面部被手炮击中而断掉两颗牙。赵光义见状,赐给荆嗣锦袍银带。[注 36]
有将领认为前线容易被误伤,劝赵光义撤退到后方观战,被赵光义拒绝。[注 37]宋军士气大振,攻城部队争先恐后攻上城墙,数十万弓箭手用箭把太原城墙射成了刺猬[注 38]。城内的刘继元用十钱换一根箭的价格,向城中平民购买北宋射入城中的箭,但是直到太原城被攻陷,这些购买来的箭都没有能够再次利用。[注 39]
此时,秉性刚烈的郭进在石岭关不堪田钦祚的羞辱而自缢身亡,而田钦祚对外公布的郭进的死因是中风。赵光义没有深入调查,对田钦祚的说法信以为真,[注 40]在追封郭进官爵之后,派遣冀州刺史牛思进前往石岭关代替郭进。[注 41]
宋军采取搭屋凿城墙的方式攻城,赵光义打算进入洞屋中劳军,被李汉琼以太危险为由拦了下来。[注 42]
五月,宋军攻陷太原羊马城。[注 43]北汉宣徽使范超出城投降,却被当做是出城作战的北汉军队而被抓获,在军旗下斩首。范超在城内的家属也全部被北汉军所杀,头颅被丢出城外。[注 44]
在羊马城被攻陷的第二天,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出城投降。[注 46]次日,赵光义下令:“明天中午,我们在城中开饭。”[注 47]
命令下达,宋军疯狂攻城,以至于让赵光义以为部下们要屠城,连忙撤下部分部队。[注 48]城上的北汉军还在固守,而刘继元于当天在已经致仕的北汉左仆射马峰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投降。[注 49]北汉灭亡,其十个州、一个军属地、四十一个县、三万五千二百二十户和三万军队全部归宋。[注 50]
战役影响
编辑此战过后,北宋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也让赵光义认为辽国不堪一击,未等军队得到充分休息就直接出击攻打幽云十六州地区[注 51],直接导致了后来的高梁河之战的惨败。
注释
编辑- ^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建隆元年》:先是辛丑朔,周群臣方贺正旦,镇、定二州驰奏,辽师南下,与北汉合兵,周帝命匡胤率宿卫诸将御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开宝二年》:戊午,诏亲征。己未,以开封尹光义为东京留守,枢密副使沈义伦为大内部署;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建雄节度使赵赞为马步军都虞候,先赴太原。甲子,车驾发京师;丁卯,次王桥顿。彰德节度使韩重赟来朝,帝谓之曰:“契丹知我是行,必率众来援,彼意镇、定无备,将由此路入,卿可为朕领兵倍道兼行,出其不意破之。”乃以重赟为北面都部署,义武节度使郭延义副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开宝二年》:乙巳,帝至城东南,命筑长堤壅汾水。先是有欲增兵攻城者,左神武统军陈承昭进曰:“陛下自有数千万兵在左右,何不用也?”帝未悟,承昭以马策指汾水,帝大笑,因使承昭董其役。丙午,决晋祠水灌城。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开宝二年》:是月,北汉主决城下水,注之台骀泽,水已落而城多摧圮。辽使者韩知范犹在太原,叹曰:“宋师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知先浸而后涸,则并人无类矣。”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开宝二年》:时大军顿甘草地中,会暑雨,多被腹病。会辽遣北院大王乌珍自白马率劲卒夜出,间道疾驰,驻太原西,呜鼓举火,北汉赖以自固。太常博士李光赞言于帝曰:“陛下战无不胜,谋无不臧,四方恃险之邦、僭窃帝王之号者,昔与中国为邻,今与陛下为臣矣。蕞尔晋阳,岂须亲讨!重劳飞挽,取怨黔黎,得之未足为多,失之未足为辱。国家贵静,天道恶盈,所虑向来恃险之邦,闻是役也,竭府库之财,尽生民之力,忠心踊跃,各有窥觎。传曰:‘邻之厚,君之薄也。’岂若回銮复都,屯兵上党?使夏取其麦,秋取其禾,既宽力役之征,便是荡平之策。惟陛下裁之!”帝览奏,甚喜,复问赵普,普亦以为然,因使普召光赞慰抚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开宝二年》:己未,徙太原民万馀家于山东、河南,给粟;庚申,分命使者十七人发禁军护送之,因屯于镇、潞等州,用绛人薛化光策也。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二年》:是冬,北汉边候言晋、潞、邢、洺、镇、冀等州皆治戎器及攻城之具,又转漕刍粟,北汉主甚恐。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三年》:俶遂决策,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帝御乾元殿受朝,如冬、正仪。俶朝退,将吏僚属始知之,皆恸哭曰:“吾王不归矣!”凡得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兵十一万五千三十六。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三年》:己卯,平海节度使陈洪进用幕僚南安刘昌言之计,上表献所管漳、泉二州,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七。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春,正月,帝召枢密使曹彬问曰:“周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而不能克,岂城壁坚完,不可近乎?”彬对曰:“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师从。太祖顿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垒不可近也。”帝曰:“我今举兵,卿以为何如?”彬曰:“国家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帝意遂决。宰相薛居正等曰:“昔世宗举兵,太原倚契丹之援,坚壁不战,以致师老而归。及太祖破契丹于雁门关南,尽驱其人民分布河、洛之间,虽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愿陛下熟虑之!”帝曰:“今者事同而势异,且先帝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为今日事也,朕计决矣!”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丁亥,命太子中允张洎、著作郎句中正使高丽,告以北伐。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庚寅,以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命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各攻其城之一面。遇以次当攻其西面,而西面直北汉主宫城,尤险恶。遇欲与翰易地,翰弗可,遇必欲易之,议久不决。帝虑将帅不协,乃谕翰曰:“卿智勇无双,城西面非卿不能当也。”翰始奉诏。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辛卯,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西上阁门使田仁朗、阁门祗候供奉官刘绪按行太原城四面壕寨,阅视攻城梯冲器用。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隆州为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南师者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二月,丁卯,北汉乞援于辽。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辽主闻宋师讨太原,叹曰:“呼图殊能料事,朕与匡嗣虑不及此!”乃遣玳玛长寿来言曰:“何名而伐汉也?”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帝曰:“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故;不然,惟有战耳!”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二月,丁卯,北汉乞援于辽,辽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塔尔为监军,赴援。又命南院大王色珍以所部从,枢密副使穆济督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己丑,辽命左千牛卫大将军韩侼、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布以本路兵援北汉。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庚辰朔,驻跸镇州。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辛巳,命镇州马步都监、客省副使齐廷琛、洛苑副使侯美分兵攻盂县。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引进使、汾州防御使田钦祚护石岭关屯军,与都部署郭进不协,敌至,闭壁自守,去又不追,蓄军资以规利,为部下所讼,诏鞫之,钦祚具伏。癸未,责授睦州防御使,仍护军。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戊子,命六宅使侯继隆攻沁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壬辰,复命淄州刺史太原王贵攻沁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阁门祗侯王僎攻汾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丁亥,郭进破北汉兵于西龙门寨。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乙未,辽耶律沙等白马岭,前阻大涧,遇郭进兵,沙与诸将欲待后军,冀王塔尔及穆济以为急击之便,沙不能夺。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塔尔等以先锋渡涧,未半,进率骑奋击,大败之。塔尔等及其子华格、沙之子德琳、令衮图敏、详衮唐古俱殁于阵,沙等几不能出,会耶律色珍以救兵至,万弩齐发,宋师乃退。沙、穆济仅以身免。北汉主复遣间使赍蜡丸赴辽,进捕得之,徇于城下,城中气始夺矣。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辛亥,北汉驸马都尉卢俊,自代州驰状于辽告急。辽人败衄之馀,不能再发兵救。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命知府州、闲厩使折御卿、监军、供奉官晋阳尹宪分兵攻岚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夏,四月,己酉朔,岚州行营与北汉军战,破之。庚戌,盂县降。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折御卿克岢岚军,获其军使折令图。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甲子,解晖等攻隆州,西头供奉官袁继忠、武骑军校许均先登,陷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己巳,折御卿克岚州,杀其宪州刺史郭翊,获夔州节度使马延忠。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庚午,帝至太原,驻跸于汾水之东。辛未,幸城西面,按视营垒攻具,慰劳诸将。以手诏谕北汉主使降,传诏至城下,守陴者不敢受。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壬申,夜漏未尽,帝幸城西督诸将攻城。天武军校荆嗣率众先登,手刃数人,足贯双箭,中手炮,折碎二齿,帝见之,亟召下,赐以锦袍银带。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帝每擐甲胄,犯矢石,指挥戎旅,左右有谏者,帝曰:“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诸军闻之,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猬毛焉。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捕得生口,云北汉主城中市所射之箭,以十钱易一矢,凡得百馀万,聚而贮之。帝笑曰:“此箭为我蓄也。”及城降,尽得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田钦祚在石岭关,恣为奸利诸不法事,郭进屡以为言,钦祚憾之。进武人,刚烈,战功高,钦祚数如陵侮,进不能堪,癸酉,遂缢而死,钦祚以卒中风眩闻。帝悼惜良久,优诏赠安国节度使。左右皆知,而无敢言者。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命冀州刺史牛思进为石岭关部署。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乙亥,幸连城,视攻城诸洞。时李汉琼率众先登,矢集其脑,又中指,伤甚,犹力疾战。帝促召至幄殿,视其创,傅以良药。帝欲亲幸洞屋中劳士卒,汉琼泣曰:“矢石注洞屋如雨,陛下奈何以万乘之尊亲往临之!若不听,臣请先死。”乃止。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己卯朔,幸城西南隅;夜,督诸将急攻;迟明,陷羊马城。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宣徽使范超来降,攻城者疑其出战,擒之以献,斩于纛下。既而北汉尽杀超妻子,枭其首,投于城外。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北汉代州刺史刘继文及卢俊奔于辽。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辛巳,幸城西北隅。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来降。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壬午,帝幸城南,谓诸将曰:“翼日重午,当食于城中。”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癸未,幸城南,督诸将急攻,士奋怒,争乘城,不可遏。帝恐屠其城,因麾众少退。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城中人犹欲固守,左仆射致仕马峰,以病卧家,舁入见北汉主,流涕备言兴亡之理。夜,漏上十刻,北汉主乃遣客省使李勋上表纳款。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初,攻围太原累月,馈饷且尽,军士罢乏。刘继元降,人人有希赏意,而帝将遂伐辽,取幽蓟。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殿前都虞候崔翰独奏曰:“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帝悦,即命枢密使曹彬议调发屯兵。时车载簿籍,阻留在道,兵房吏张质潜计数部分军马,及得簿籍校之,悉无差谬。
参考资料
编辑- ^ 该条目翻译并整理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一·建隆元年》、《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开宝二年》、《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二年》、《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三年》、《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四年》以及《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太平兴国四年》。
-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44–246. ISBN 7-5622-2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