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基于数码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资讯科技或通讯技术的, 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介质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码媒体形式。[1]

行业

编辑

新媒体行业与软件设计、电视、广播、移动通讯等许多市场有着密切联络,特别是电影、广告和营销行业。业界通过与消费者双向对话的形式获利。为了制作新的节目和内容,作为传统媒体行业的电视业也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来扩大资源。广告业同样重视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其运营着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新媒体广告子公司,广告公司也成立了新的部门来研究新媒体。公关公司则正在实践利用新媒体的机会。互动公关实践使用社交媒体来接触互联网社交网站用户的广大受众。[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新媒体行业就业目前大体分为两个方向,新媒体内容编辑和新媒体运营。[3]互联网带来了创造性的工作,网页设计游戏设计网络广播部落格动画都是随着新媒体崛起而兴起的职业。

新媒体的特征

编辑
  • 数码化(Digital)
  • 互动性(Interactive)
  • 超文本(Hypertext)
  • 虚拟性(Virtual)
  • 网络化(Networked)
  • 模拟性(Simulated)[4]

新媒体的种类

编辑

新媒体的种类很多,但目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码新媒体等为主。融合的宽频资讯网络,是各种新媒体形态依托的共性基础。终端移动性,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数码技术是各类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

在具体分类上,新媒体可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电邮/即时通讯/对话链、部落格/播客、维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电子书、网络杂志/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简讯/多媒体简讯、手机报纸/出版、手机电视/广播、数码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5]

网络新媒体

编辑

网络新媒体亦被称做第四媒体。部落格,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电邮/即时通讯/对话链,部落格/播客/微博,维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六维平台、掘客、印客、换客、威客/沃客等。

移动新媒体

编辑

手机、平板电脑、其它移动设备的简讯/多媒体简讯、报纸/出版、电视/广播、其中又以Podcast为次世代流行的新媒体,例如大众常用的Podcast平台有: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ListenContent有感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potify、Firstory、Soundon等平台,其中多为有声节目。

新型电视媒体

编辑

数码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

其他新媒体

编辑

隧道媒体、路边新媒体、资讯查询媒体及其他(如越世代新媒体)。

其他新介质分类

编辑

保罗·莱文森英语Paul Levinson的介质“三分法”:旧介质、新介质、新新介质。旧介质就是互联网以前的介质,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其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新介质是指互联网的第一代介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譬如电邮、报刊的网络版;

新新介质是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介质,发端于20世纪末,兴盛于21世纪,譬如部落格、优视网、推特、聚友网、维基网等,其主要特征是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资讯的消费者也是其生产者,用户产生内容等;[6]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的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互动性

编辑
  • 它是网络空间内资讯发布门槛低和资讯传播方式灵活的直接产物。
  • 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传者和受者之间交流互动的增强。这种互动体现为转载分享回帖等形式,和传统媒体的热线电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它也体现在整个资讯形成过程的改变中。在真正的互动环境中,资讯不再依赖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媒体中有严格的受众和传者的区分;新媒体中没有了传者和受者,只有资讯的参与者。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在极大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资讯,同时还可以参与资讯的传播和发布。
  • 它不仅体现在介质机构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中,而且体现在受众之间的互动中。
  • 它是资讯的双向流动。这种双向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向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草根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公民观念的培育。
  • 它在应用方面也有表现,如营销政治选举宣传政府的网上答复中心等。[7]

参考来源

编辑
  1. ^ 彭兰. “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2016年03期): 120. 
  2. ^ 社交媒体在企业对企业公关中的作用.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3. ^ 刘志兴,陈佩森,张婷婷. 关于新媒体行业就业现状及未来就业趋势的研究. 理论前沿: 41. 
  4. ^ 《新媒体评价》(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artin Lister等著,2009年,第13-44页
  5. ^ 李柏锋. 其實所有的新媒體都不科技,但是媒體不說.... INSIDE 硬塞的网络趋势观察. 2016-07-14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6. ^ 《新新介质》,(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7. ^ 程世嘉. 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经新闻.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中文(台湾)). 

参考书目

编辑
  • 《新媒体导论》,蒋宏,徐剑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 《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美)帕夫利克(Pavlik.V.)著,周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 《新媒体百科全书》,(美)琼斯主编,熊澄宇、范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 《新媒体概论》,石磊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数码新媒体概论》,张文俊,复旦大学出版社
  • 《新媒体传播》,田智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