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出自《帛书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意思是:以自然为准则,无人为、无虚伪,纯真自然,故而无所隐瞒掩盖。

思想内涵

编辑

无为:为字,古代与伪相通。无为即无伪。 伪字主要有两个含义:人为和虚假。

  1. 人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天然的形态和自然的运行规则,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人为,要求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变化,故而违背自然,拔苗助长,刻意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无为即无人为:没有出于主观意愿而违背自然的刻意作为。
  2. 虚假:不纯真,不诚实,不自然,自欺欺人。无为即无虚假:无谎言,无隐瞒,无掩盖,无伪装。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上”字,下面是一长横,上面是一短横。长横表示基准线,短横作为指事符号,表示事物所处位置高于基准线,在基准线之上。“下”字上面是一长横,下面是一短横。长横是基准线,短横作为指事符号,表示事物所处位置低于基准线,在基准线之下。

上德和下德的德字,特指大道的法则。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以地的法则为法则,地以天的法则为法则,天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也就是说,大道的法则是自然。

上德,意动用法,以德为上,以德为基准线,行为表现在基准线之上。也就是以大道的自然法则为基准线、行为准则和底线,所作所为不低于行为底线的标准。

下德,与上德相对,不以大道的自然法则为行为底线和行为准则,行为表现低于自然法则的标准。

不德和不失德的德字,指一般行为规范。

不德,不以德为德,即不以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为行为准则。

不失德,即不违反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有德和无德的德字,特指唯道是从的品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以大道的自然法则为行为底线,而不以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为行为准则,所以才具有唯道是从的品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以大道的自然法则为行为底线,而以不违反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为行为准则,所以,虽然循规蹈矩,但并不具备唯道是从的品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意思是,以大道为准则,无人为,无虚假,故而没有什么好伪装的。是谓上德无伪,而无以伪也。

外在的行为表现,可以是刻意的伪装。表面上顺乎自然的行为,并不代表相应的内在品德。所以,无为,没有刻意的人为表现和虚假伪装、无所隐瞒掩盖,是顺乎自然的具体体现,是“有德”与“无德”的分界点。有德则无伪,有伪则无德。老子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不欺人,尤其是不自欺,是自然、无为的核心理念。

与儒家的区别

编辑

儒家所讲的无为而治,如《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认为“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实为儒家的“德治”主张,其是汉代道家结合了老庄中的“出世思想”和儒家“经世致用”结合起来的政治理念,该思想强调的是社会的和谐自然、与民休养生息而不扰民、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与道家的“”所倡导的“无为而治”实不相同。[1]

现代发展

编辑

道家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人与自然不应视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人的文化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而是应当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故为“道法自然”。[2]

到了现代,由于其思想与关心地球环境环保主义相通而得到认同。另一方面,现代物质的膨胀,使得现代人自我丧失,从而陷入迷茫与痛苦,道家的“返璞归真”、重视清净与个人修养思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评点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人民网. 2006-03-16 [200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5) (简体中文). 
  2. ^ 王, 刚; 明, 宗超; 曹, 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现代教育论坛. 2020-08-06, 3 (5). ISSN 2630-5178. doi:10.32629/mef.v3i5.941. 
  3. ^ 承续与断裂:分家单里外的养老――一个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视角. Rural China. 2012, 9 (1): 83–111. ISSN 2213-6738. doi:10.1163/22136746-00901003.